精品課程能保證授課質量,也讓培訓管理者操作得更容易,因此,“打造精品課程”已成為許多家企業商學院的共識。但事實上,在萬人規模企業的商學院,你會發現所面對的是成百上千個需要系統的培訓崗位,此時,掌握批量課程開發項目的技術就變得至關重要。
按崗位不同開發課程
一次性開發的課程數目主要取決于兩個因素,一個是開發項目的講師教練,不同教練能夠同時指導不同數量的課程;另一個是開發組人員的水平,高手越多,一次性開發數量就會越多。每個專業包括從初級、中級到高級的崗位,從課程規劃角度分析,一般需要具備15~25門大約持續2~4小時的課程,而每一等級大約需要5~8門專業技能課。
在進行課程開發前,首要工作就是對目標崗位課程進行系統規劃,由課程規劃專家會同業務負責人一同進行設計,確定課程題目、關鍵詞、授課目標與初步課時計劃。
批量課程開發最重要的前提就是按照類別進行開發。很多公司組織的課程開發項目內容很混雜,從銷售到研發到后臺HR、財務等都有,從開發過程控制和開發結果應用上效果都不會好。
從開發過程控制上看,這是一個頭腦風暴、集思廣益的過程,開發一門課程需要各個小組產生互動和挑戰。從應用結果上看,課程開發的目的在于實施培訓,而中國大部分的公司員工需要提升的技能是系統和全面的,不僅僅是一個技能點。僅上一門課的效果和同時鉆研多門課的效果差距自然很明顯。
精選課程開發組人員
課程開發項目成功與否,最核心要素在于具有高水平的開發人員。課程開發需要編寫大量的文檔工作,如果讓一個人做,進度便很難保證,內容也會受制于其個人見解、知識、經驗等;參與人數太多的話,又很難形成共識。所以,一般一門課程開發組成員人數的最佳配置是3~4個,以下是對成員的要求:
課程開發的核心工作是經驗萃取和提煉,一般而言,開發組成員需要至少達到專業三級(按國際五級標準)以上,具備相關的崗位工作經驗。
開發組成員專業能力是課程開發的基礎,一方面需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在開發內容上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另一方面是工作效率比一般人快,因為培訓本身就是一個傳遞快速高效工作的技巧。
課程開發不但是對課程內容的開發,還有對教學方式的研發。開發組成員最好具備多次的授課經驗。如果沒有授課經驗,只能在內容上進行一定的設計,無法從教學本身進行突破。
知識萃取需要大量的提煉和組合,開發組成員得具有較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善于總結、歸納、演繹。
導師在課程開發過程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課程開發項目中最大的挑戰就是課程大綱的萃取和提煉,這不但需要高水平的開發人員,也需要導師的催化。參與課程的大綱設計的導師要有相當豐富的經驗,熟練操作各類教學教法,并能設計各類腳本的操作。批量課程開發要在多個任務中執行輔導,這對導師的要求更高,除了具備自主研發能力之外,還需要高超的教練水平,引導學員自行思考,鼓勵學員士氣,協助關鍵點突破。
開發封閉式大綱及講義
批量課程開發項目一般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做封閉式課程及講義開發,其中包括講師手冊的開發;第二階段是開發小組自行完成詳細內容的開發,設計詳細的講義內容,同時對各類腳本進行完善,形成標準講師手冊。
開發團隊最核心的作業是課程大綱的開發,最簡單、有效的工具是利用思維導圖,而不是以往的大白紙。許多人把課程開發成果寫在白紙上并貼墻上,看上去美觀,但其實是一件很費時間的事,反復修訂的時候更是不靈活。而思維導圖通過各個字段塊的挪動就可以實現快速修訂,支持模塊展示的收縮功能,看起來也很方便和直觀。
在大綱開發時,最難做的項目是一級目錄的提煉與二、三級要點的編寫,對于大部分公司的內訓課程來說,核心要點是解決某一方面問題導向和行為導向并列。因此,在內容上必須以實操、訓練為核心,哪怕是意識類的課程,也要從行為改變上去思考與提煉。
整體大綱開發的流程如下:
大綱完成后,導師還需輔導各個開發小組完成PPT課件制作、素材包的提供、課件設計和美化、講義腳本的設計。在課件基礎上,開發小組要完成案例、視頻、小組任務、情境模擬等互動教學方法設計,對各類互動教學的操作腳本進行精細開發。
設計課程開發競賽
在開發過程的后期,大家更需要的是細心和耐心,有效的物質刺激和競賽能夠激發小組的熱情。因此,很有必要設計針對性的開發競賽和獎勵。
課程開發競賽規則要在開發前設定好,首先明確在開發任務基礎上,對已完成的每門完整課程(包括大綱、講義PPT、講師手冊、學員手冊)進行獎勵,獎金建議在1000~3000元不等。在此基礎上,再從開發的10~15門課中,選出最優秀的3~5門進行評比,并設置獎項。
課程開發培訓結束后,課程開發小組要用兩周的時間來完善作業,期間由導師進行第二輪現場輔導,審核課件,指導修訂。之后,公司組織公開的課程開發成果評審會,各組逐一上臺進行不超過40分鐘的課程展示。評審小組一般由主管的副總、HR負責人、資深講師等組成,依次對思維邏輯、課件和講師手冊打分和評價,根據得分結果排序。或者安排每一門課程的真正授課,由評審小組全程聽課,評價課件質量和邏輯關系。
開發講師手冊及養成機制
開發講師手冊的目的在于將課件及每個知識點的授課邏輯標準化,是課程開發封閉培訓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評審中的核心。公司培訓部門要對講師手冊的模板進行統一之后,將其發布給各個開發小組。
整體課程開發結束后,下一步是對內訓師進行養成訓練,把開發完的課程認證到相關講師中去,這個過程的操作流程一般如下:
想要課程形成標準版,光有一次性的開發是遠遠不夠的,還需大量修訂,安排密集授課,不斷校正教學大綱的邏輯和講義的順序,優化各類教學教法。因此,公司需每年組織對老課件的翻新修訂,通過不斷錘煉打造精品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