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荒大學劉華鵬校長受邀代表清華大學,為江蘇國家電網講授大數據與區塊鏈技術,使學員了解到大數據的廣泛應用下,以電力傳送為紐帶的電區塊鏈的技術被廣泛應用。
什么是大數據?當今,世界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著變化。對于技術領域而言,普遍存在的一個巨大變化就是為大數據(Big data)打開了大門,并應用大數據技相關技術來改善各行業的業務并促進經濟的發展。目前,大數據的作用已經上升到一定程度,對于小型或大型公司而言,從所收集的數據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已被是非常寶貴的。此外,大數據幫助那些在使有重要責任的組織能夠更好地完成工作。
在人工智能、云計算和物聯網的幫助下,即使是復雜的大數據,也可以由普通的數據從業者利用相應的數據分析工具來進行處理。大數據分析已經脫離了熱門IT趨勢標簽,現如今成為了公司業務必須的一部分,它將很快取代黃金成為人類最寶貴的資產之一。
如果說大數據是基于龐大云信息的積累,那么,它與區塊鏈又會有什么親戚關系呢?華拓帶大家看一段視頻先了解一下區塊鏈的應用領域。
正如視頻所說,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同事,它也是比特幣的一個重要概念,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數據庫,同時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是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產生的數據塊,每一個數據塊中包含了一批次比特幣網絡交易的信息,用于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防偽)和生成下一個區塊。按照時間順序將數據區塊以順序相連的方式組合成的一種鏈式數據結構,并以密碼學方式保證的不可篡改和不可偽造的分布式賬本。
那么,什么是去中心化?比特幣在區塊鏈中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我們先看兩段段視頻了解一下什么是區塊鏈去中心化以及去信用的邏輯。
由于區塊鏈使用分布式核算和存儲,體系不存在中心化的硬件或管理機構,任意節點的權利和義務都是均等的,系統中的數據塊由整個系統中具有維護功能的節點來共同維護。每個節點都可以溯源到前一個區塊,這些節點上的維護人員或者系統、企業就相當于礦工,確保整個系統可以正常運轉。
那么,區塊鏈會給傳統電網帶來什么改變?這種分布式的顛覆性技術能否加快電力行業去中心化的過程?
作為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的基礎技術,區塊鏈乍一看似乎與能源業務不那么匹配。電力在過去一直都是集中生成,在龐大的物理電網中傳輸,需要系統運營商不間斷地管理以確保平穩供電。而區塊鏈是一種分布式數字分類賬,由大批用戶共同管理。如今更多的企業、社區和家庭都在通過太陽能和風能自主發電,創業公司和大型電力企業因此都將目光投向區塊鏈,以及它加快電力行業去中心化進程的潛力。
如果能將區塊鏈技術用到電力分配當中去的話,將會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電力分配不均勻的問題或者是偷電的問題。如果將電網區塊鏈化,那么電業管理的人員就可以隨時監管用電情況,而且會很容易看出來是否有人的用電量與購買量是否相符,而且因為區塊鏈的存在,用電數據也無法被重新篡改,這樣的話,就能最大程度地保證用電情況的真實性。也正是這樣的原因和區塊鏈的有點、特性,使得拓荒大學與江蘇國家電網達成合作。
劉華鵬,北京中關村︱拓荒大學聯合創始人/CEO/校長,北京中科匯聯(股票代碼835529)獨立董事;北京才富通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天使投資人。2018年度CCTV海峽春晚“中國十佳講師”,北大、清華、復旦、浙大等總裁班特邀講師;互聯網新媒體營銷專家,專注互聯網十五年;出版“互聯網+”領域暢銷書6本,培訓600多家企業10萬余人,成功輔導20余家傳統企業互聯網升級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