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曾經是中國互聯網web2.0時代最重要的公司,它培養了中國第一批意見領袖,在2009年微博興起前,國內大部分重要事件都在天涯上發酵。當時流行一個說法:全民話題,天涯制造。因為天涯備受關注的社會事件有“孫志剛案”、“山西黑磚窯案”、“重慶釘子戶”、“鄉村教師徐本禹”、“陳易賣身救母”、“朱令案”、“周正龍拍虎”、“艷照門”。天涯論壇這些年捧紅了很多草根,如“芙蓉姐姐”、“天仙妹妹”等,而如今已經功成名就的寧財神是天涯最早的一批用戶,當時的他還是“榕樹下”運營總監,在天涯上開辟了“舞文弄墨”和“影視評論”兩個版并擔任版主。
劉華鵬老師在興業銀行講授互聯網金融
天涯曾經火極一時,但此后隨著微博的興起以及現在微信的流行,天涯的影響力迅速下降,53.75%的大V今年以來未登陸,在論壇整體衰退的情況下,天涯論壇也難以獨善其身。
這種運營窘況在財務數據上反映的更加一目了然。2013年、2014年分別虧損4036萬元、3116萬元,2014年年底,資產負債率高達到95.88%,凈資產不足500萬元。如果不能快速找到新的業務增長點,照目前的態勢發展下去,只靠大股東的輸血,恐怕難以持續很長時間。
改變是唯一的出路,現在天涯做出的一個選擇就是尋求資本市場的幫助。2015年8月26日,天涯社區在全國中小板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正式掛牌,希望通過新三板市場獲得融資,借助資本的力量獲得新生。
但筆者認為實現難度較大。論壇的優勢是社區和觀點的開放性,劣勢是垃圾信息過多,論壇的用戶體驗不高,著是論壇衰敗的根本原因。在微博、微信興起之后,客戶可以很容易獲取到更精確的分類信息,未經過濾的海量信息越來越難以獲得用戶的偏愛。
但從經營方面上來說,天涯的打賞機制還是非常別具一格的,通過打賞的激勵機制解決了內容的生產問題,同時客戶以金錢做為投票也自動選出了精華信息。雖然現在打賞帶來的收入不足500萬元,規模尚小,且基本來源于財經,但如果能夠解決業務合規性問題,天涯利用打賞機制重獲新生也是有這可能性的。到那時,天涯很可能會變成一個財經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