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內容參見:https://liuhuapeng.jiangshi.org
“錯過了80年代的下海經商、錯過了90年代的股票暴漲、錯過了21世紀的房地產、錯過了淘寶、錯過了這一切創富的機會,你還忍心錯過這一波O2O的造富潮么?”于是在鋪天蓋地的宣傳和洗腦之下,現在如果張口閉口不談及O2O,不宣稱自己在創業都不好意思混各種圈了。
這些天常有人問我:想搞個O2O項目,你看這個行不行?
什么搓澡O2O、陪酒O2O、撓癢癢O2O、按摩O2O、網上祭奠親人O2O……不但有人想,還真有人干,投資人更是一聽見O2O就湊上來問情況。
O2O實在是太火爆了。每天打開朋友圈,都是各種O2O項目融到錢的新聞,而且金額都挺高。面對如此瘋狂的O2O,你又是怎么看的呢?
反正我是不由自主地回想起股市六千點的時候,出門買個菜賣菜的老大爺都會問你:現在買什么股票能賺錢?
任何事火爆到極點隨之而來的就是可怕的破裂,尤其是投資者投機心態過重的情況下,熱錢的殺傷力尤其可怕。2000年門戶互聯網興起,火爆過后人們目睹了互聯網泡沫的破裂,很多人永遠的離開了互聯網再也沒能回來,那段時間熱錢也是再也不投互聯網了,如今互聯網領域真正的大牛都是熬過了那個漫長的寒冬才成長起來的。
這一輪O2O大干快上的節奏散發著如此熟悉的味道,大潮來了,人人都弄潮,但大家都忘了我們來趕O2O大潮的本意:把網絡世界帶到現實世界,讓人們回歸活生生的現實生活。
互聯網發生發展多年,信息流縮短了生產企業和觸達用戶之間的鏈度,一度極大的節省了成本、提高了效率,記得最早期的互聯網實驗(大概是1999年),代表中國城市領先水平的北京、上海和廣州舉行了一次科幻意味十足的“互聯網生存實驗”:。挑戰者們在封閉的房間里生存三天三夜,維持生命的一切物品只能通過房間里能夠上網的電腦購買……
想必稍微上點歲數的互聯網人對這場實驗一定記憶深刻。我們期盼有生之年能夠見證的奇跡實際上幾年之后就變成了生活的常態。
但當這種“幻想”終于變成現實之后我們才發現:人畢竟是社會性動物,就像動物要分群居和獨居動物一樣,群居動物必定會害怕孤獨,互聯網可以實現讓我們僅僅對著一塊屏幕即能實現生活各種需求的時候,我們注定又將轉而追求社會認同,甘愿放棄個性尋求群居的、線下的交流與溝通。
所以從線上到線下是人類的自然屬性決定的,我們聚族而居、我們有社交需求、我們需要朋友、我們拼命尋求別人對我們的認同……
任何一種成功的技術和產品最終都是因為它滿足了人的需求因而成功的。當比爾·蓋茨夢想著“每個人的桌面都有一臺電腦”時,當喬布斯夢想著“重新發明手機”時,當扎克伯格希望用他產品改變人們交流方式時……他們想的都不是這東西有多炙手可熱、能賺多少錢……他們只是像強迫癥一樣想把自己的創意做到極致。
然而資本逐利。
“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膽大起來。如果有10%的利潤,它就得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敢冒絞首的危險。”
所以面對成群結隊打了雞血的O2O創業者,我不得不潑點冷水:如果我們想做一個真真好的產品,那么創業者就該有意識的與“資本”保持距離。
正如一位在O2O領域已經風生水起的創業者所言:“唯有手上的老繭,能抵得過一切浮躁與行業周期,唯有手上的老繭,是顧客埋單時滿意微笑的基石。”
這才是苦逼的O2O創業應有的態度和成功的秘訣。
更多精彩內容參見:https://liuhuapeng.jiangsh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