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內容參見:https://liuhuapeng.jiangshi.org
隨著美容顧客要求越來越高,美容院的經營已到了危機時刻,是在管理整合上提高素質適應日益增長的客戶要求,還是靠以往的價格戰,概念炒作換來流動消費?是所有美容院經營管理者作出思考的時候了。
美容院因為缺乏經營目標和管理發展戰略,已使自己陷入一種盲目追風的誤區。這種盲目既代表了美容院管理者的素質參差不齊,也代表了美容院在廣告方面缺乏有效的指導。大致說來,通過廣告反映出的美容院營銷誤區從四方面可以看到:
一、缺乏戰略定位。沒有解決客戶對象。
只知道進門是客,卻不知道自己的核心客戶在哪里?難免客來客去,最終都是流水客,從來沒有忠誠客戶留下。表現在,從來沒有客戶檔案,只憑面孔記人,等意識到客戶好久沒來時,客戶早已流失,成了別人的座上賓;只對新客戶笑臉相迎,因為美容師或顧問可以拿到提成,老客人卻感不到倍受尊重,于是,離開。不對客戶作分析,就聽信客戶的意見,否定自己,或改變產品,或降低價格,或大舉裝修。在缺乏分析的基礎上,所有決策都有可能失誤。因為完全不同的客人在要求上是有很大不同的。挑剔的客人也許只代表了個人觀點,要是她是一個新客戶,只憑感覺就開始提要求,往往會令有些美容院長作出錯誤判斷。
解決辦法:找出長年跟隨自己的忠誠顧客,能占到我們全部客戶的20%。為她們建立檔案,專門管理。定期回訪。通過她們的消費水平,找出我們美容院的定位,是高檔客戶?還是中檔消費?還是治療取勝?或是會員服務?因為不同的對象有不同的要求,我們不可能同時滿足所有人的要求,只能滿足跟隨我們最主要的客戶群。然后,通過她們所做的項目,找出我們的經營特點。然后,廣為宣揚這種特點,在此基礎上,為每一位客戶提供最貼心的服務,留住老客戶,比擴展新客戶要省錢,也省力。與其打不見效的廣告,不如通過給老客戶優惠發展新客戶。
二、訴求不明,缺乏賣點,戰略定位不準。
反應在廣告上,只知道自己開美容院,卻不知道客人為什么選自己?一打廣告,就直接用儀器或產品的名字作為自己的賣點,卻閉口不提客戶為什么要來店里做美容?客戶對產品了解多少?對它的效果認可嗎?在廣告中,只見到各種美容院的大比拼,同行互相比廣告,比版面。通過廣告進門的客戶不足10%,成交量更低于10%。有時常常是零。假如只賣概念的話,更是如此。在廣告內容上,我們美容院老板要么自己決定廣告內容,互相抄襲,最后只能用價格區分輸贏;要么大雜燴,什么都說,客戶看不懂。也有的不打不行,又不懂,只有交給廣告業務員來代為設計,結果,形成了美容院廣告無新意,客戶不理,同行互抄的現象。
解決辦法:請專業人士,作出全年廣告策劃及預算。看似費錢,實則省力。即可借腦生才,又可掌握全年廣告支出。避免隨時打廣告,既不問收獲,也不問費用,只是抱怨生意不好做。同時還可以從媒體處獲得相當的優惠。廣告一年打幾次,花費多少?收益多少?每次解決什么問題。都要心中有數。然后,自己站在客戶的角度,看一看廣告內文設計,哪點吸引我?有沒有夸大不實之詞?有沒有說了價格,忘了地點?講了儀器,忘了效果?什么都說了,卻不知道適應什么人?
三、員工定位,專業不足。
美容院的從業者們,高中畢業的居多,老板又大多是白手起家,愛護員工,員工也和老板很有感情,和客戶又十分熟悉。美容院像個大家庭。其樂融融。表現在語言上,家常話隨和親切,表現在行為上,都是家里人。表現在銷售上,一味低價拉攏。不看外面顧客的需要和變化,只一味親和有余,卻也暴露出專業度不足的先天劣勢。親情服務的優勢是可以保持一部分老客戶的忠誠度,但在新客戶的擴張上則顯得后勁不足。重視親情的特點,又決定了感情定價,不可能有高價位,只能越來越低,反而影響發展;一旦當地有才能和決斷的投資者進入這個領域,靠專業和優秀的管理會立即掌握當地最優質的高端客戶群。那么,危險就是利潤越來越薄,客戶越來越少。
解決辦法:樹立專業形象,用專業語言和專業訓練,提高員工素質,提升美容業的服務水平,據《美容時尚報》美容院消費者調查提供的數據顯示,只靠親情維系的客戶還是低水平的服務,只有加上專業的美容專家的親切服務,才能對客戶有充分的吸引力。專業形象和專業素質不是一日之功,也不可以憑空杜撰,得經過千錘百煉才能使我們成為業內專家,出了專業技術外,還得具備深厚的積累,才能成為客戶信賴的專業人士。否則,美容業的大浪淘沙也是不可抗拒的市場規律。
四、產品模糊,買一送一。
什么也有的美容院,前臺賣產品,后面送美容作售后服務,只收10元手工費。更有甚者,不但沒有收10元錢的手工費,還免費送美容服務,這也反映出我們人員定位不準的特點。不解決這個問題,在銷售和美容服務上都將失去明顯優勢,因為買產品我們可以去專賣店,或百貨公司或超市,作美容,我要去專業美容院,免費的總不是最好的。或者壓根兒就不會是好的,這在消費者心里已成為定勢。在一個有優秀消費人群作為支撐的美容業,女人們的收入提高了,美容上的支出反而少了,這不合理。只能認定我們偏離了客戶群,離開了準確的客戶定位,最后,薄地上耕田,累死也沒有多少收成的。最后還不是經營難以為繼。
解決辦法:明確自己究竟在做什么?要么做銷售產品的代理商,只要想盡辦法作網絡,提供好服務,依然會成為供應商和客戶都喜歡的人,假如你的量足夠大,還可以獲得額外返利,依然可以成功;假如你只善于作美容服務,那不要白送,把技術變成搖錢樹,讓客戶認可你的美容技術,選對產品,作出效果,留住客戶。成就事業。最怕什么都做,又什么都不行,最后誤了眾生,也誤了自己。
所以,針對以上美容行業由于定位不明引發的一系列問題,美容行業已進入行業整合期,這種時間段不會超過三年。美容業將出現明顯的特征分割。后進入的高素質經營者利用管理優勢取而代之決不是空話。我們現階段要做的是舍掉不必要的憂慮,引進人才抓住客戶,抓準產品,作大影響,找準位置,千萬不要犯魚和熊掌兼得的錯誤。 更多精彩內容參見:https://liuhuapeng.jiangsh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