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繁榮,物流的便捷,眾多企業已不滿足于在本埠市場的“精耕細作”?!白叱鋈ァ薄粩鄶U大銷售區域,成為了大家不約而同的選擇。而“外埠業務人員”的銷售管理也就自然的提到了案前。
一、銷售管理的現實現狀
目前外埠業務人員多以“單兵作戰”為主。前期主力招商,后期維護、服務經銷商。
企業銷售管理則以“銷售業績”、“出勤情況”兩項指標作為考核內容。“業績”前期考核招商情況,后期考核銷售達成;“出勤”多以“當地固定電話”按時報崗作為考核方式。
二、銷售管理的問題凸顯
由于外埠業務人員工作的特殊性,一些企業制定了一系列的銷售管理規定,確忽略了銷售管理的最初目的,而只是注重了形式。筆者接觸過這樣一家企業,在招商黃金季節前,按照慣例招聘了一批業務人員,在一系列“企業文化”、“軍訓”后,發了張價格表,把業務人員全都撒到了市場上,一個月時間“不管不問”,月末開銷售部月會時,結果自然可知。因為直到這時一部分人員連銷售政策都沒有吃透,合同范本都沒有見過,這樣的業務,又有哪個經銷商愿與其合作?更為過分的是當中個別“業務油條”僅去了市場幾天時間,領取駐外補助的報崗記錄上竟是全勤。問其原因,其講“反正公司考勤人員又聽不出我聲音,找個當地朋友替我報崗就是了”。
更加可悲的是同樣的問題在第二個月竟然繼續上演,直至錯過黃金招商期,公司才“痛下狠手”,裁減無業績業務人員,進行失敗總結。
三、銷售管理的應對方法
出色的外埠業務人員,在外“開疆拓土”、“獨當一面”,不斷的延展著公司的銷售半徑,成為公司銷售增長的重要來源。那么,公司派出業務人員前應做好那些工作呢?
首先,要選用自律性強,獨立作戰能力強的業務人員。業務人員在外,代表著企業,反映著企業的面貌。合適的人員“事半功倍”,不合適的人員“事倍功半”。其次,出戰前應作足功課。從目標市場的選擇,銷售管理政策的制定,到人員的培訓,崗位的分配,企業都應仔細調研,認真制定。人員到達市場前應對公司政策“爛熟于心”,清楚的知道公司的優勢與“短板”,這樣才能“取其所長”、“避其所短”,在市場上游刃有余。
在對業務人員的銷售管理上,公司除了做好現有考核外,更應注重對其工作內容的跟進,畢竟我們要的是有好的結果。前面那家企業,銷售管理如果不是流于形式,能夠增加對業務人員的電話抽查,考查其在崗情況和對公司政策的熟悉程度,又怎么能夠成為一些“業務油條”的溫床。如果能夠建立工作日報制(哪怕是周報制),業務人員每天將當日工作情況、計劃執行背離分析與下一日工作計劃發回公司,公司及早分析當中暴露出的問題,找出癥結,加以解決,月終的尷尬又怎能發生。相信所有企業派出人員的初衷都不是讓其到點報個崗,而是要帶來企業銷售額、利潤的增長,知名度的提升。公司在考核上也就更應重視銷售意圖是如何得到的實現,銷售方針是如何得到的貫徹。
公司在建立起工作報告這樣的銷售管理制度后,應認真研讀、分析業務人員工作報告。找出其中一些共性問題,提出解決方案,下發工作指引,避免此類問題的重復發生;對工作計劃不合理的員工要及早提出改進意見,使其合理有序的開展工作;對有代表性的成功案例,及時進行推廣,以提高整體工作效率。
公司應加強對業務人員工作情況的跟進,豐富銷售管理形式。
對經銷商適時的電話拜訪,不僅可使客戶感到公司的正規,也在當中復核了業務人員工作匯報的真實情況、公司信息傳遞的及時性、暢通性。此方法在市場維護期時尤為有效。
公司總部人員適當頻率的市場走訪,不僅可使經銷商感到被公司的重視,也在走訪當中直接檢驗了業務人員的工作狀況,客情關系。有時對方一些小的疑慮,或許就在走訪當中得到了化解。
總之,企業在外埠業務人員的銷售管理上,要緊抓其工作內容,考察其工作效果。愿此文能為一些企業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