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發現很多同學一到作業的時候,就有一個習慣“一邊翻書、看筆記,一邊做作業”。當然這樣作業速度可能比較快一點,但是效果怎么樣呢?
我們調查了一群有這些習慣的同學,發現這樣做作業,一旦離開了課本或筆記,大腦幾乎一片空白,一臉茫然,完成作業也就困難起來,當然知識掌握的也不是很理想。
最好的辦法還是先復習后作業,或者是先作業再復習。
因為先復習再做作業最能提高作業效率。做作業前重溫當天學過的知識,該看的再看一遍、該背的先背下來、該理解的先理解透徹,再將作業中要涉及到的知識點復習一遍,把這些知識都融入大腦,然后動筆做作業,做作業的效率想不提高都難。
也有的同學可能會反問,我每天回家都先復習再做作業,但做作業時仍然要不斷翻課本才能把題做好,這是為什么呢?
是因為沒有做好復習。有些人對作業之前的復習敷衍了事,對知識理解不深或記憶不牢,做起題來自然磕磕碰碰,質量不高,效率也低。久而久之,不光作業失去了原本的意義,還會影響其他學習環節的學習效果。
長期堅持先復習后做作業,不僅復習當天課堂上的知識,還將相關的知識點聚在一塊,進行集中復習,比如,在做英語作業中關于過去完成時的題目之前,他們不但對過去進行時進行復習,還要溫習過去進行時和一般過去時的知識,明確他們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加深對這三者的認識,然后再做題,準確率就會高很多。
所以,作業之前還是要先復習后做作業,不僅是復習與作業誰先誰后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要端正觀念,切實把復習做好。如此,才可拋開一切參考資料,充分調用腦海中的所有知識,從頭到尾一鼓作氣將作業做完,最大限度地發揮作業的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