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購限貸有沒有用?肯定有用。看看市場交易量的斷崖式下跌就知道。
但這次限購限貸政策要起到什么作用,必須有一個正確的解讀。這次限購限貸,是在中國房地產市場陷入前所未有癲狂的情況下,管理層不得不祭出的無奈的一招。目的很簡單,擔心現在不出手主動為市場降溫,市場的非理性之火一旦蔓延,可能引發中國經濟的系統性風險,這是誰也不愿意看到的。凱恩斯講的動物精神在中國每一次資產價格泡沫驚人膨脹的時候,都會表現的淋漓盡致。 對于今年市場的表現,我曾表示兩點:
第一,為去庫存而采取的全面放松房地產的政策是值得商榷的,因為,在市場分化非常嚴重的情況下,大城市的供給不足和中小城市的住房嚴重過剩不可能吃同一種藥。所有城市采取一個政策,犯的是最低級的錯誤;
第二,采取全面寬松的結果一定是大城市房價的大漲,而需要去庫存的城市量價巋然不動。
市場以實際表現證明了這兩點。所以,現在采取限購限貸,其實是為全面放松房地產政策買單。
在市場陷入冷凍之后,我也注意到,外界非常擔心中國房地產會有一個大跌的周期。關于這個問題,我在很多場合都表明自己的判斷,大跌不是政策目標的選項,大跌不僅意味著中國經濟失去房地產拉動之后將陷入動力真空,也意味著房價下跌引發的風險會隨時兌現,這是任何人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在市場冷凍之后,總理在澳門演講時特別提到房地產,他的原話是這樣的:
現在外界對中國的債務、房地產市場等方面的風險有些議論,我認為,對這些問題要客觀全面看待。從房地產市場來看,中國新型城鎮化今后還要經歷相當長的過程,住房需求將呈增長態勢。
針對當前中國房地產市場的一些分化態勢,我們將強化,而且也正在強化地方政府的主體責任,因城因地施策,保障居民基本住房需求,努力實現住有所居,而且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符合國情、城市特點的措施來促進房地產市場穩定健康發展。
總之,我們有信心、有能力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也有決心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并且為明年穩定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這段話事實上是在為市場喊話:不要慌。因為長期需求還在。但是,他同時表示,要住有所居,要健康發展,言下之意,房地產不健康。最后一點特別重要,他提到系統性金融風險,這很顯然是針對房地產而言的。投資投機需求引發的房價暴漲一定會引發暴跌,高層對此非常清楚。所以,高層是很矛盾的,一方面要降溫,另一方面又擔心降溫過度。繼續暴漲,或者因為限購限貸引發暴跌都是不愿意看到的。但不要低估了決心。13號市場傳出的消息是,媒體援引多家銀行高管報道,央行召集5家國有大行及12家股份制銀行高管及個貸、資產負債部門總經理,召開商業銀行住房信貸會議,傳達房地產調控的會議精神。央行要求各商業銀行理性對待樓市,加強信貸結構調整,強化住房信貸管理,控制好相關貸款風險。
從這些信號可以看出,高層對房價繼續上漲是不支持的,有沒有辦法做到,如果想,有的是辦法。其實真正的辦法到現在還沒出來,限購限貸只是在警告市場,讓市場好自為之。20多個城市密集調控其實就是在表達對市場的不滿。
對于市場下一步的表現,我在之前的文章中都有表述。預測中國房價的走勢,歷史是管用的,但歷史也是很害人的。因為市場的基本面在變化,因為市場已經今非昔比。今天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和過去比,有四個大的歷史性的不同:
一是供需基本平衡,中國其實已經不缺房子了,個別城市顯得缺,也是因為人為造成的,通過制度的改變,是可以解決的;
二是價格已經很高,當然,也許可能更高,但從概率上講,很多城市的價格已經高估,存在回調的可能;
三是未來的住房需求沒有想象的那么大,每年1500萬人進城,不等于需要1500萬的新增需求,我的估算,到了2017年,二線城市會出現過剩;
四是最關鍵的,人口轉折點在出現。所以,對于本次調控,開發商、購房者、房產的持有者,都需要一份新的警惕,而不是根據過去的歷史經驗來決定做或者不做什么。
當然,今年房價大漲,一個重要原因是人民幣貶值、資產荒下的避險引發的投資需求。如果投資房產是避險,那么現在,一些城市的房價已經進入風險區域。所以,如果你是屬于很多房子的高凈值人士,現在是減持你多余房子的時候。當然,如果你手頭只有一兩套房,就不要胡折騰。其實,房地產作為投資品,是少數人的專利,但今年房價的邏輯,就是少數人的投資需求引發了全面的恐慌。一些本來沒有多少積蓄的人老問我:現在除了房子,還能投資什么?這個問題其實和大多數人都無關。
2014年9月30日,我讓大家“喪心病狂的買房”,今天,面對市場超乎想象的瘋狂,你該回歸冷靜,靜觀市場的變化,而不是按照過去的經驗想當然。
最后回應兩點:第一,有償問題的事正在研究最后的平臺,正式啟動會事先通知大家;第二,最近討論的很熱的人保人民幣匯率還是保房價的問題,我認為是一個偽問題,我會在周一寫文章闡述我對人民幣匯率未來的看法,以及對中國房價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