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米的雷軍又大大的火了兩把,先是與格力的董明珠“董格格”大姐的親密搞笑照片狂刷互聯網上與微信朋友圈“火”了一把,緊接著小米創始人雷軍又在近日登上《連線》雜志英國版封面,在世界也開始“火了”,讓中國乃至世界的互聯網和手機行業著實震驚了,也宣示著小米公司和蘋果公司一樣正在走向世界。據悉在登上《連線》雜志封面之前,雷軍還登上過《TIME》、《福布斯》、《財富中文網》等多個封面。
小米不是手機公司,而是一家互聯網公司
前谷歌公司安卓產品高管、小米公司副總裁雨果·巴拉(Hugo Barra)表示,“我們不太在乎賣多少手機。大家認為我們是智能手機公司。其實,我們是一家互聯網公司。”
雷軍與小米成功的原因
雷軍如何建立一家估值450億美金的當今世界上最有價值的科技創業公司已經了成為一個故事,他做的不是一個簡單的手機生意,而是一個新的互聯網生態系統:讓用戶成為粉絲,讓大家一起來參與設計,并一起來推廣產品;把市場需求風險通過策略投資的方式分散給小的硬件創業公司;通過減少庫存,優化供應鏈來降低成本;以最低的價格銷售高質量的產品,同時通過服務、內容和配件,創新地占據市場的頂端。
在過去的5年里,小米已經獲得了1.6億的手機用戶,進入了如印尼和印度等市場,挑戰了西方一直以來對中國科技公印象。小米也不把用戶稱為‘購買者’,而是叫做‘粉絲’,這些粉絲甚至還被請來幫助小米手機系統進行每周一次的更新。其實這就是所謂的“互聯網思維”,科技商業觀察者劉秀光認為小米成功得益于小米的團隊構建的小米模式即小米是鐵人三項模式(軟件、硬件、互聯網服務)和小米的互聯網思維七字訣“專注、口碑、極致、快”。
英國《連線》雜志刊評價
英國版《連線》雜志刊文稱,中國智能手機廠商小米的估值已達到450億美元。小米的發展過程并非照抄蘋果,而是體現了中國科技公司的互聯網思維。這或許也值得歐美科技公司借鑒。
“傳統公司就像是一棵大樹,需要一定時間去生長。而當它們倒下時,速度通常很快。小米的方法更像是竹林:是否會有竹林自行消失?答案是否定的,新的竹筍總會不斷冒出,補充倒下的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