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最大的能力是能夠選舉自己命運的能力,就像雄鷹選擇蒼穹才能搏擊長空,駿馬選擇疆場才能縱橫馳騁。每個人從出生的那天起,就肩負著使命和責任。這種使命和責任,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只會隨著時間的積累而越來越清晰起來。但這個世界上真正能看清自己的使命和責任并堅持不懈努力去奮斗去追求的人卻少之又少,正因為少之又少所以世界上真正成功并快樂的的人也是鳳毛麟角,多數人碌碌無為,虛度一生。世界上有個2/8定律,也就是世界上20%的人掌握世界上80%的財富。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很大的原因就在于20%的人選舉了自己想要做的事—使命。
一個人要認清自己的使命并為之奮斗終身不是件容易的事,花花世界撲朔迷離,人很容易被物質世界誘惑看不清方向,也很容易安于現狀得過且過不敢去爭取自己想要的生活。孔子曰:吾十五而志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隨心所欲而不逾矩。“四十不惑”就是到了四十歲不再為理想和目標而動搖,要堅決朝這個方向而奮斗終身。連圣人都有可能徘徊,所以清晰地選擇自己的人生使命或者說是奮斗目標不是件容易的事,他受一個人的思想、性格、環境、能力、家庭等各種因素的干擾和限制,不能大膽放手一搏。李嘉誠先生對“一個人為什么一直是打工仔”有經典總結:“為什么你一直是打工仔?因為你安于現狀!因為你沒有勇氣,你天生膽小怕事不敢另擇它路!因為你沒有勇往直前,沒有超越自我的精神!因為你想做而沒有做,你害怕輸,害怕輸的一窮再窮!因為你雖然努力了,你拼搏了,但沒有達到預想的成就,你放棄了!因為你隨波逐流,近墨者黑,不思上進!因為你畏懼父母,聽信親戚,不敢一個人作主張!因為你觀念傳統,只想打工賺錢結婚生子,然后生老病死!因為你天生脆弱,腦筋遲鈍只想按部就班的工作,你想做無本的生意!因為你抱怨沒有機會,但機會來臨的時候又抓不住!因為你貧窮,你自卑,你退縮什么都不敢做!你沒有特別技能,只有使蠻力,惡性循環!所以你一直是打工仔。”我想最關鍵的還是自己沒有選擇自己的使命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
人的一生自踏入社會后會經歷三個時期,第一個就是選擇期。選擇期,你可以結合自己的專長和優勢選擇工作崗位,但有時專長和優勢并不能為你的工作帶來高薪酬和快樂,這時你必須要捫心自問:我到底要的是什么,我適合這個工作嗎,我能為這個工作常常加班加點而無怨無悔嗎,我能為這個工作舍棄休息和家庭嗎,我能為這個工作而奮斗終身嗎?如果不能的話,你可以思考尋找另外值得你奮斗一生的行業。第二階段就是奮斗期。對自己的人生目標進行正確的定位后,就要朝著正確的方向奮勇邁進。奮斗期是一個人最辛苦最有挑戰的時期,很多的辛酸苦辣、艱難險阻都會蜂擁而來,很多人會被困難嚇倒,被壓力擊跨,這樣的人說到底只能做打工仔。但也有些人會選擇繼續拼搏繼續加油,就算“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也在所不惜,這樣的人就會達到馬云先生講的“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但后天很美好”的效果。第三個階段就是收獲期。一個人選擇了奮斗,也就選擇了收獲。奮斗是不停的付出,收獲是豐厚的回報。一份艱苦卓絕的付出,就會有百倍的回報。這個階段是很多人羨慕的,但光環是屬于少數人的,他們達到了成功的彼岸,享受功成名就的喜悅和快樂。所以選擇是基礎是基石,沒有認清自己使命的選擇就不會有持續的奮斗動力、不懈的追求和最終的人生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