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來,身體時有微恙,常去看病。在醫院候診時無事可做,便胡思亂想。因為自己經常為企業做
培訓,不由自主地就把在醫院發生的事聯想到了自己的
職業。誰也不希望自己生病,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防病的重要了。防病或稱為保健,有人選擇服用各種保健品;有人選擇各種運動方式強身健體;有人特別注意自己的飲食起居,所謂
養生之道;其實,
培訓在企業中也可以擔負起相當部分的保健功能,它能幫助企業
健康地生存和發展。
培訓可以是企業的保健品、營養品,一個完整的
培訓體系可以提升企業的員工素質、增強
團隊合作的能力,從而提高企業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通過
培訓可以規范企業員工的行為,使已制定的各種制度得以落實,這好像是人們都知道的一個道理:有規律的生活是身心
健康的保證。防病的事情作好了,就可以減少看病吃藥的機會。所以,在企業中應該特別注意規劃具有“防病”“保健”作用的項目,也許這會讓我們少花“治病”的錢。當然,作為保健的另一項有效措施就是定期體檢,密切注意自己身體的動向,可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在
培訓行業有經驗的人都知道,
培訓需求的分析是
培訓成功與否的前提。而
培訓需求的分析又可以分為宏觀的和微觀的兩類。宏觀的需求分析是全局性的、整體性的,并且應該是定期地、主動地去做的事情,這就好像是定期的全身體檢,在最近的一次定期體檢中,我第一次發現自己有脂肪肝的趨勢,于是趕緊調整飲食結構,加強健身運動。因此,
培訓需求分析是我們規劃
培訓體系、制定
培訓計劃的重要依據,也是我們發現
培訓需求、調整
培訓費用設置的前提。微觀的
培訓需求分析一般是針對某個
培訓項目或課程進行的,這就好像是中醫診斷中的“四診”,所謂“望、聞、問、切”,常常只要一望、一聽、一問、一摸,就能探知病癥所在了。在
培訓需求分析中,我們常用的方法一般就是詢問、記錄、談話、調查、觀察、測試等等。在
培訓需求分析后,是否能對癥下藥也是至關重要的。在最近的思考中,我發現中醫中藥的許多原則和方法更值得我們在
培訓中借鑒。因為中醫一般不會“頭痛醫頭,腳痛治腳”,講究的是“八綱辨證”(所謂:陰陽、虛實、寒熱、表里)施治。其實在
培訓中我們也要注意,不能因為在業務工作中出了什么問題,就趕緊找一個相應的
培訓課程解決。譬如,負責項目管理的人,剛上手工作遇到了一些麻煩,馬上就找一個“項目管理”的
培訓也許就不一定合適,因為如果這個人連一般通用的管理原則都還沒有掌握,恐怕也很難接受和理解“項目管理”課程中的很多內容了。所以,要提高
培訓的有效性,就必須重視
培訓的系統性和體系化,就像中醫講究的辨證施治。其實,從中藥當中我們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借鑒。中藥特別講究“對癥下藥”,西藥的配方一般是固定的,通常只能在用藥劑量上有些變化。而中藥的配方可以是因人而異的,甚至同一個人在疾病的不同階段配方也會做出一些調整。這里,給我們的啟發就是,
培訓也應該因人而異,因時而異,提供量身定做的
培訓項目和課程,并且常常做出適當的調整,以適應各種復雜多變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