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聊什么是靠譜的O2O之前,首先要明確一件事情,即什么是O2O:
O2O即Online To Offline,是為用戶提供以互聯網平臺方式為入口的一站式從線上到線下服務閉環體驗的集合。
O2O是對原有線下既有的完整體驗的補充和升級,本質上而言就是Offline的業務場景是本來就存在的,比如衣食住行之類,通過互聯網實現去中介化和消除原有的信息不對稱從而實現對原有Offline業務場景的顛覆和升級。與電商不同的是,電商主要依靠物流快遞把消費體驗和標的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但O2O則是通過互聯網的方式,從線上到線下的具體場景下的服務體驗的集合。
O2O是以用戶為中心來打造自己的服務體系,而并不是產品為中心的。
以上粗略解釋完了什么是O2O,那么接下來就開始展開今天的話題,什么才是靠譜的O2O?在說靠譜的O2O之前,先說說不靠譜的O2O都有哪些特點:
1. 純粹跟風的,仗著有幾個錢就拉幫結伙搭建團隊,隨大流趕時髦似的創業,是不可取的;
2. 對“互聯網+”的錯誤理解,還以電商思維在做O2O,以為在網上賣賣東西,賣賣服務就好了,其實并不是,O2O不是像電商一樣是主張放棄實體,而是對服務場景的一次升級;
3. 互聯網思維誤區,還是老生常談,不要被所謂互聯網思維的光面堂皇所迷惑,認清楚O2O的本質,而不是所謂的高談闊論,識時務者為俊杰;
4. 實力問題,自己有幾斤幾兩自己要掂量掂量,資金、團隊包括個人能力在內等資源要素缺一不可,不集齊七顆龍珠就別瞎搞。
在一次靠譜的O2O創業之前,首先需要明確的一點,O2O不一定是多么高大上的事情,一切能夠讓某個業務或服務場景下的信息和資源在互聯網能提供的platform上形成可持續優化的從線上到線下的閉環的產品形態都OK。
就資本層面而言,O2O是一場資本的饕餮盛宴。凡是有線下服務場景體驗的,就存在可O2O創業的可能性,很多線下的服務場景普遍存在信息不對稱,中間環節過多,資源配置效率低,可以通過O2O的方式浩浩湯湯地進行顛覆。正如我們所見,被顛覆的并不僅是衣食住行那么簡單。傳統零售、生活服務、醫療、教育等領域均在被O2O滲透,吃飯用大眾點評、開房用攜程、叫車用滴滴打車、保潔找58到家等等。
利用資本的助推大規模跑馬圈地,培育市場,并且將傳統即固有的線下服務體驗以互聯網的方式重新整合包裝提供給消費者,從而形成價值,在市場具備規模且成熟時,進行收割,即并購,如滴滴快的、58趕集,以及最近瘋傳的美團和大眾點評的案例,不勝枚舉。
所以,創業者需要看準的是方向和具體線下場景可以O2O化的可能性。一旦看準了,就迅速切入到這個具體場景下,利用資本的推波助瀾,迅速搶占市場,強執行,方有一戰之力,在O2O大潮中分得一杯羹。
O2O創業也是極為考驗耐心、決策力和執行力的事情。比如前些年的團購,本地化的服務場景體驗是固有存在的,互聯網平臺作為流量入口,瘋狂地推做本土服務聚合,通過規模化降低消費門檻即補貼跑馬圈地,大肆燒錢培育市場,千團大戰的場面至今讓人歷歷在目。直到2014年年初,美團才實現盈利,窩窩團13年11月才實現微盈利。
所以,關于O2O要認清幾個階段:
1. 跑馬圈地,快速吸引一批用戶進入platform;
2. 服務,大量的O2O企業開始涉足到下游業務,比如58到家直接招募自己的保潔小時工,再比如滴滴直接切入到真實的交易環節等等;
3. 政策紅利和資本,認清互聯網正在融入傳統商業和線上商業方方面面的大環境,進行升級和轉型。
并且要想清楚O2O可能存在的一些挑戰:
1. 對提供標準化服務的O2O而言,如何定義一個標準化服務和如何保證服務的一致性以持續滿足服務標的的需求;
2. 對于從樹立O2O產品信譽的角度而言,口碑就尤為重要,如何做好風控(支付、貴重標的物)、優化、反饋、傳播,以形成一個良好的口碑;
3. 市場,如何識別市場以優化資源分配組合的策略,如何以一個合理的擴張節奏進行投融資和燒錢,并且持續優化體驗閉環;
4. 資本,如何認清資本的博弈關系和以正確的方式來玩這場資本游戲;
O2O是重運營、重線下體驗的產品形態,不同于工具類產品和線上社區社交類等產品,并且O2O的核心在于,用戶消費和體驗行為的可記錄到可衡量再到可預測,基于這些行為沉淀聚合而成的數據最終形成海量的用戶消費和體驗下的數據庫,進一步可以通過合理的策略來挖掘和預測的策略來預判市場,優化體驗,樹立門檻。
樹立門檻這件事情很重要,我認為大多數O2O公司也終將變成一個大數據公司,至少優秀的O2O公司是這樣,所以一定要認清O2O公司本質上還是一個互聯網公司,如果丟掉了互聯網的本核,那又何談Online呢?不正如丟掉了優化自己,革命自己的工具?不能革自己的命,不就等著被別人革命嗎?所以對于那些不太重視技術的O2O公司,也只能呵呵了。
那么問題來了,對于如果在從事O2O行業的你,你真的想清楚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