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立明:制造業如何進軍移動互聯網
時下,不管你走到哪里發現大家不是低頭做事,就是低頭玩手機,不管你愿不愿意相信,移動互聯網時代已經來臨,而且正在也必將繼續顛覆傳統產業。面對來勢洶洶移動互聯網浪潮,作為傳統產業的制造業應該如何應對與應用,記者采訪了五全經營管理模式創始人、移動互聯網商業模式研究專家簡立明,簡立明把自己曾經參與三只松鼠等多個電商項目的成功經驗歸納和總結成以下綱要,供制造業進軍移動互聯網商業模式的轉型升級作參考:
一、制造業要盡快打造自有品牌,并利用移動互聯網思維進行傳播。
現在有很多的制造業老板常常抱怨,自己一個幾百人的大工廠,辛辛苦苦一年下來,還不如一個在網上買自己貼牌產品的小店鋪,這就是移動互聯網對傳統制造業的沖擊,同時也是移動互聯網給傳統制造業帶來的發展機遇。
很多的傳統制造業因為沒有自己的品牌,一直處在微笑曲線的最低端,幫一些大品牌做貼牌,所得利潤低之又低,隨著勞動力等成本的不斷上漲,企業運營越來越困難,難以為繼。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再小的企業都可以擁有自己的品牌,只要你能夠做出好的產品,完全可以利用移動互聯網的營銷工具進行口碑營銷,從而獲得更高的利潤和更好的發展。
二、制造業要開發個性化的產品,不要盲目跟風和抄襲熱門產品。
一直以來,很多的制造業都缺少創新的基因,新產品都是抄襲市場上大品牌的熱門產品,由于既沒有品牌優勢,又沒有創新款式,所以根本沒有辦法和大品牌抗衡,從而制約了制造業的整體發展水平。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買家對產品的個性化需求越來越高,企業只要把握好買家的喜好,把這些喜好進行細分,設計個性化的產品來滿足細分群體的個性化需求,就能夠在細分市場擁有核心競爭優勢,而移動互聯網剛好又給了個性化產品一個口碑傳播和營銷的良好的平臺,這大概就是移動互聯網給制造業,尤其是中小型制造業帶來的一個前所未有的轉型升級的歷史機遇。
如果說個性化的產品能夠獲得買家和市場的青睞,是是移動互聯網給制造業,尤其是中小型制造業帶來的一個前所未有的轉型升級的歷史機遇,那么依托精益生產系統建立一個柔性化的生產體系將是個性化產品的制造業能否滿足這種個性化產品需求的一個基本保證,可以說沒有柔性化的生產系統,就很難實現個性化產品的生產。
有很多專家都認為未來活得下來的制造企業,未必如今日一般體量龐大,極可能是中小型的專業公司,細分市場,用數據化手段,用移動互聯網思維對企業生產、營銷等所有流程進行改造,最終改造與消費者的關系。
現在以及有很多的企業在打造智能化的生產系統,海爾在天津的無燈工廠已經開工,整個生產車間無需燈光、無需機臺操作工,只要把用戶的需求輸入電腦,生產線就會自動生產出滿足用戶個性化的產品。如果我們的制造業還不改進生產系統,那就肯定會被移動互聯網時代沖擊的昏天黑地。
一個再好的電商模式如果沒有線下的支撐,尤其是實體工廠的支撐,那肯定不可能得到長期的發展,這就是O2O能夠主導電商新模式的成功要素,所以未來的制造業的地位會越來越高,但前提是你在機會來臨之前要先進行改造升級。
四、制造業要敢于打破傳統,善于跨界整合,創建新的移動互聯網商業模式。
眾多中小型制造企業完全是在脫離自身和外在市場的情況下一味地效仿個別成功案例,沒有市場策劃、沒有效果評估,單方面地發布大量的信息,完全是一種閉門造車的游戲,而非目的性明確的網絡營銷活動。
之所以中小企業在社交媒體營銷方面未取得滿意的成效,主要原因在于對移動互聯網概念模糊、缺乏系統的營銷策劃以及對社交媒體營銷操作的認知。
企業業應建立一定的移動互聯網基礎認識,并基于自身環境,正確看待社交媒體營銷;其次,開展社交媒體營銷前應進行市場分析,有針對性地部署,而不是跟風模仿;要敢于打破傳統思維,善于跨界整合,把核心的資源都整合到一起創建一個全新的移動互聯網商業模式,只有這樣才不會被移動互聯網時代淘汰,相反,可能還會成為顛覆行業的主導者和領導者。
該文章摘自中國企業新聞網、中國經濟網,點擊鏈接可以查看原文
https://www.chinacenn.com/News/20130618-183699.shtm 中國企業新聞網
https://big5.ce.cn/gate/big5/luxury.ce.cn/hydt/ppxx/201402/25/t20140225_1426034.shtml 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