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設備專業保全實務
主講:朱建農老師
【課程時間】1天
【課程大綱】
一、設備管理概論
1、設備的定義
2、設備管理的定義
浴盆曲線
3、設備管理的三要素
4、設備管理的發展歷史
預防保全PM
改良保全CM
保全預防MP
生產保全PM
生產部門的TPM
全員的TPM
5、企業設備管理的任務
6、企業設備管理的內容
二、設備專業保全理論
1、專業保全的定義
2、保全的分類方式
3、設備保全管理的兩大指標
設備信賴性高低指標
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平均故障間隔
設備保全性高低指標
MTTR(Mean Time TO Repair)平均修理時間
三、專業保全體系建立
1、專業保全體系的內容
2、專業保全體系的流程和事項
3、設備故障為零的基本對策
基本條件的整備
使用條件的遵守
劣化的復原
設計弱點的改善
技能訓練
四、設備專業保全管理
1、設備的故障類別
突然顯現問題
積累已久的問題
2、設備故障之主要原因
清潔、潤滑
溫度、振動
操作人員之操作錯誤
軸承、齒輪、緊固
材料、尺度
5、定期(定量)保全
步驟一:設備評價和把握現狀
制作設備臺帳(或整備)
實施設備評價: 制作評價基準,選定PM設備、PM部位
定義故障等級
把握現狀:故障、瞬間停止件數、MTBF
設定保全目標(指標,效果測定法)
步驟二:劣化復原及弱點改善
劣化復原,基本條件整備,排除強制劣化環境(自主保全支援活動)
弱點改善,延長壽命的個別改善
防止重大事故、類似事故的再發生
減少改善工序故障
步驟三:構筑情報管理體制
建立故障數據管理系統
建立設備保全管理系統(設備履歷管理、整修計劃、檢查計劃等)
建立設備預算管理系統
預備品管理、圖紙、資料管理等
步驟四:構筑定期保全體制
定期保全準備活動(備用設備、備品、測定用具、潤滑、技術資料管理)
制定定期保全業務體系程序
擬定對象設備、部位選定和保全計劃
制定、整備各種基準(材料基準、施工基準、檢查基準、驗收基準等)
定期保全的效率化和強化外協施工管理
步驟五:構筑預知保全體制
引進設備診斷技術(培養技術人員、引進診斷設備等)
制定預知保全業務體系程序
選定并擴大預知保全對象設備及部位
開發診斷設備、診斷技術
步驟六:保全計劃實施和評價
對計劃保全體制的評價
提高信賴性的評價:故障、瞬間停止件數、MTBF等
提高保全性的評價:定期保全率,預知保全率,MTTR等
降抵成本的評價:節減保全費,保全費使用區分的改善
五、預防維修與點檢制
1、設備點檢制與專職點檢員
2、三位一體點檢制
崗位操作員的日常點檢
專業點檢員的定期點檢
專業技術人員的精密點檢
3、設備故障為零的五層防護體制
崗位運行人員負責的日常巡(點)檢
專業點檢員的定期點檢
專業技術人員的精密點檢
技術診斷與劣化傾向管理
精度測試檢查
4、設備點檢管理四大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