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頭。《易經》是東方哲學中最古老的一部經典,縱觀古今一切思想、學術、政治、宗教,無不直接或間接淵源于易學。易經最原始的顯示為卦象,涵蓋宇宙萬物變化的周易六十四卦卦象是先及智慧的結晶,以象言道,象外無詞。
中國文化包括我們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的禪文化,即諸子百家說都是源于此。70年代的英國哲學家湯恩比說:“ 解決21世紀的世界問題,只能依靠儒家學說和大乘佛教”。現代科學的發展史僅僅只有幾百年,而中華文化卻有上下5000年之久,并且是唯一沒有斷層的。易經國學是民族的靈魂,教育是民族的生機。易經大而無外,小而無內,包羅萬象,故能彌綸天地 。現代科學發展迅速,科技成果日新月異。科學技術也發展成為第一生產力。可是,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人口問題和資源問題,讓科學也覺得束手無策。因此,有識之士理性回歸,向中國幾千年前的易經尋求答案。
過去由于排中尊西,對易經一概斥為封建迷信。易經只能屈生在市井民巷、街頭巷尾之中。重新認識國學易經的地位,恢復它應有的尊嚴,為五經之首,中國傳統文化的王冠。易經是哲學、是 應用科學,有體有用, 易理象數為體,方術為用。西方有識之士向東方的易經學習、探索,試圖從中找到開啟智慧的鑰匙。孔子學院的誕生是在國外,然后才在中國北京出現,然后在其他地區陸續成立。弘揚國學文化,實現中華傳統文化的復興,實現中國夢,是新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英明抉擇。充分意識到了中華傳統文化對現代中國人思想的回歸的重要性。感恩和忠孝,勤勞與淳樸,愛好和平,中庸不是懦弱,平和不是無用。回歸理性和正道。不能抓住方術以偏概全 ,許多玩點方術就自稱為易經大師 ,搞的深不可測、 故弄玄虛 、蠱惑人們。 對于這些不學無術和欺世盜名的人士,需要國家政府大力打擊,正本清源。
易經是天地之間的大學問,佛教是超出天地之間的學問,佛教不是宗教,佛教是佛陀教育。佛陀把他認識的世界真相:六道輪回、因果報應、五戒、十善、十二因緣等,向人們揭示世間的真理。這一點佛教與儒家的孝道,道家的善惡觀是一致的,這不是人為創造法則,而是發現自然的法則。老子在道德經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易經是大道,是大易, 世上萬事紛,只需以理貫通。佛教《 華嚴經 》云: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
堪輿文化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易經的精華運用。山、醫、命、相、卜五術,是易經的分支。
加大對傳統文化的研究和整理,吸取精華,擯棄糟粕。古為今用,融入時代元素。擯棄門派之爭,放棄門戶之見,秉承文化傳承和復興旗幟。
這是一種境界,一種盡虛空遍法界的胸懷 。相信不久的將來,中國傳統文化復興效果奇現,中國夢定能夠早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