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構建安全生產“十大體系”
從大連市安監局獲悉,2014年我市安全生產監管工作的主要目標是:杜絕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遏制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較大事故和各類有影響事故,一般事故繼續下降,各類事故死亡人數控制在省政府下達的考核指標內,實現全市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
市安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市今年安全生產監管工作,將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為主線,以構建“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為核心,以創建安全發展示范城市為主要載體和平臺,開展“工作落實年”建設活動為主題,以安全生產監管“三化”,智慧化、信息化、網格化為重要抓手,加快構建安全生產“十大體系”,安全發展理論體系、法規制度體系、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安全防控體系、隱患排查治理體系、應急救援體系、科技支撐體系、監管監察體系、目標管理體系和宣傳教育培訓體系,推進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建設,促進全市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為建設 “兩先區”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據介紹,2013年,全市事故總量和死亡人數繼續下降。發生各類生產經營性事故280起,死亡148 人,占省政府下達全年考核指標159人的93%,低于省政府全年考核指標,近7個百分點。按可比口徑統計,全年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973起,比2012 年下降11.6%,各類生產安全事故死亡 302人,同比下降2.3 %。
較大以上事故近三年內首次降到3起以內。發生較大事故3起,占省政府下達全年考核指標6起的50%,低于省政府考核指標50個百分點,全年未發生重大事故。2010年至2012年,這3年每年至少發生1起重大事故,主要集中在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或漁業生產等行業領域,2010年還發生了“7.16”特別重大事故。
工礦商貿企業事故死亡人數持續下降。全年工礦商貿企事業單位發生死亡事故41起,死亡52人,死亡人數同比下降20%,占省政府下達全年考核指標65人的80%,低于省政府考核指標20個百分點。
安全生產相對指標繼續下降。去年億元GDP死亡率為0.039,比上年實際數0.044下降了11.4%,仍然不到全國的1/3,已經接近我市安全生產 “十二五”末期的目標值;10萬工礦商貿從業人員死亡率為1.41,比上年1.81下降了22%,略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的1.52,但大連傳統制造業比例遠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達到這樣的指標水平實屬不易。
2014年,全市穩增長、調結構的任務很重,預計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將近8000億元。社會各界對安全生產狀況的密切關注,達到了空前的程度,對生產安全事故的容忍度越來越低,給安全生產工作帶來的壓力和挑戰也越來越大。
市安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2014年,我市將通過全面啟動安全發展示范城市、安全社區城市、安全生產一體化管理示范園區“三大創建”活動,通過探索推行產業園區專業化安全監管、村委會(居委會)安全協管制度和基層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新模式,通過啟動大連智慧安監工程建設,建立安全生產網格化、信息化、智慧化長效監管機制,推進以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和安全預防控制體系為重點的安全生產“十大體系”建設,進一步推進安全生產“三基(基層、基礎、基本功)”建設向縱深發展。
通過強化執法檢查,督促各類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安全生產投入不足、安全基礎薄弱、生產管理混亂和從業人員技能素質低下等突出問題,夯實安全基礎,推進長效機制建設。
大力推進安全生產一體化管理化工示范園區創建工作,繼續推進大孤山化工園區一體化建設,組織專家,對大孤山,管控一體化項目進行驗收,開展綜合評價、評估。啟動松木島、西中島化工園區管控一體化建設,全面推進我市化工園區安全生產一體化建設。
啟動智慧安監工程建設,推進以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和安全預防控制體系為重點的,安全生產“十大體系”建設。加快安監系統信息化建設,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對有職業病危害的重點用人單位、規模以上的用人單位全部實行職業病危害項目網上申報。
落實“四不兩直(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匯報、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現場、直插現場)”要求,規范安全大檢查、專項督查等制度。積極探索建立安全生產巡視制度,依靠專家對重點地區、重點企業安全生產進行把脈會診,解決不安全因素。
加快安全生產應急體系建設,啟動國家級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大連基地,社會化管理創新試點工作,力爭年底前,完成區市縣級安全生產應急平臺建設。建立安全生產和突發職業病危害事件,預報預警機制,全面完成指定或修訂各類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組織開展安全生產事故“十大”應急預案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