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建設中的十大安全原理
安全周期規律
安全狀況的波動與安全工作力度的波動是反向運動:
安全狀況平穩的時候,正是驕傲自滿、松勁麻痹的時候;
安全出現問題的時候,往往開始發憤扭轉被動局面。
木桶原理
一個木桶盛水的多少(容量的保有值),不取決于組成木桶的所有木條長度的平均值,更不取決于最長的木條,而是取決于最短的木條,取決于質地最差的木條。每個員工都是安全這個木桶中的一根木條,千萬不能成為最短、最差的。
堤壩原理
安全的堤壩是由眾多因素構成的。任何細小局部的隱患,都會危及堤壩。嚴重的三違、隱患,是顛覆性破壞性很強的堤壩行為。
球體斜坡原理
安全工作如同推球上坡。眾人協力,推動力越大,球體上升越高。稍有懈怠松勁,球就下滑。
鏈條原理
大工業生產的連續工藝把管理者和作業者組合成協作勞動的群體,即環環相扣的鏈條。任何一個環節斷裂,都會危及上下鏈環以及整個鏈條。
場所移動效應
移動所帶來的臨時性,不可避免的滋生將就、湊合、僥幸等觀念和行為。
傷疤效應
好了傷疤忘了疼,是普遍現象。有資格也很有必要接受教訓的人,卻不撞南墻不回頭,不臨深淵心不驚,眼看傷疤不想疼。
暗箱效應
封閉的地下空間從事艱辛的勞動,很容易由疲勞、枯燥乏味而導致情緒的煩悶、壓抑、波動、低落。有效的現場監控、高頻率的走動式管理、自覺的自覺保安和互保行為,都是關鍵的約束手段。
必然性與偶然性的安全哲學
必然性和偶然性式矛盾對的對立統一體。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并通過大量的偶然性表現出來;偶然性本身又始終服從于內部隱藏著的必然性,任何偶然的東西都是必然的。
必要條件和充分條件的安全邏輯
安全工作有大量的必要條件,缺少了任何一項必要條件,安全都沒有把握。所以,安全無小事,安全工作永遠無止境,永遠不能驕傲懈怠。安全工作沒有任何一項條件可以成為充分條件,因此,安全工作不可顧此失彼。要有輕重緩急,但不能鄙視乃至 放棄任何一項安全工作。
三違分析
違章作業、違章指揮、違反勞動紀律,合稱“三違”。
誤區之一,“三違”可以省力氣、省時間、省材料、提前超額完成任務。
誤區之二,看不到自己的一次“三違”,一旦導致事故就是100%的概率。
“三違”的主要心理特點是:僥幸、麻痹、懶惰、從眾、強蠻、逆反、貪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