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是保證安全的利器
近期發生的多起事故,讓我們在為生命惋惜之余,更添了幾分對安全管理的深入思考。特別是在安全生產形勢嚴峻、壓力劇增的當下,更需要安全管理者與參與者始終保持清醒,堅持反思和審視本企業、本部門乃至管理者自身在應對安全管理上的不足之處,在質疑、對比、歸納中發現并解決安全生產中的問題,夯實安全基礎。
通過質疑反思主動發現問題,提高解決安全問題能力。學習其他單位的事故教訓,是受制于外部影響的被動反思。從一些已經發生或重復性發生的事故來看,“反思”行動若僅停留在“思”,而非“行”上,就難以取得真正成效。深究其因,源于非主動反思,少了份質疑,動力就不足,意識就缺位,措施就空洞。無論是安全管理者還是生產人員要敢于質疑,才能在反思中進步。將質疑聚焦在“人”上,思考是否將“生命至上”的理念貫穿工作全過程,教育培訓是否牢固了員工的安全意識,標準票的執行是否到位,始終把防止人身傷害放在首要位置。將質疑聚焦在“機”上,審視我們的機組、設備運行與維護是否精心,“設備降缺陷”行動是否到位有效。將質疑聚焦在“環”上,查找現場是否規范,采取的措施是否能真正保障員工的現場作業安全。在質疑中發現問題,在發現中解決問題,在解決中優化安全生產局面。
通過對比反思充分暴露差距,豐富解決安全問題手段。敢于借鑒優秀單位的安全管理經驗,只有比較才能更加看清自身的優勢長處與弱勢所在,反思與優秀企業之間在管理理念、方式方法、措施手段、執行力度上的差距,以“等不起”的緊迫感和“慢不得”危機感,奮起直追。同時,善于吸取其他單位的安全事故教訓,自覺對照查找企業安全風險與隱患,通過舉一反三,堅決杜絕類似事件的發生。作為生產人員,就是要對照已經發生的安全事故教訓,多問問自己在面對類似情況時應該如何正確處理以保證自身安全,在開始工作前確認“三講一落實”是否入心入腦,意識、措施、風險防范是否到位。作為安全監督者,要常常提醒自己是否監督到位,始終保持警醒。作為安全生產管理者,時刻對照安全目標,查找思想、制度、措施、責任上的不足,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解決問題,為安全生產創造良好條件。
通過歸納反思認真回頭梳理,增強安全管控能力。在安全生產工作實踐中,定期“回頭看”是必要的,既是對前階段工作的科學審視,也是通過“回頭看”知得失。無論是季節性安全檢查、專項安全檢查,還是日常安全管理,通過“回頭看”跟蹤查找發現問題的整改措施是否完成,責任是否落實,成效是否達到預期。在“回頭看”中促進“向前看”,從而確保安全生產在有序可控、良性軌道上的持續發展勢頭不減。班組要充分利用班前會,既要對當日工作進行“三講一落實”,也要對前日工作進行回頭看,對待問題、不足查原因,對照要求、規程查行為,對照行為查結果。通過分析安全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及時總結好的經驗做法,不斷強化安全管控。
古人云:“明者見于未萌,智者避危于無形,禍固多藏于隱微,而發于人之所忽者也。”讓反思成為安全管理的一種常態,對安全生產的現狀多份質疑,對安全生產的結果多分對比,對安全生產的管理方法多些積累,就能抓好安全生產的關鍵,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