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場合,會聽到有人把企業的商業模式說成盈利模式,張道明老師特此分析一下,以方便大家辨析:
企業的目標一定是盈利,即使是非盈利組織,因為縱觀世界上最好的非盈利組織,都是持續獲得利潤的機構,那些倒閉的非盈利組織,恰恰是因為他們的商業模式不夠有效,導致自己不能存活下去。例如李連杰的壹基金,如果基金沒有持續的收入,來維持組織人員和辦公的開支,捐贈的支出,那么,基金本身失去了存在的基礎。雖然李連杰本人不會得到利潤分配權力,但是基金的使命,會因為沒有盈利,而失去意義。
但是難的是如何盈利?
一個企業,就是一個系統,這個系統可能很大,可能很小。大到成為一個行業的整合者,像中糧一樣,從農田到餐桌,全產業鏈通吃,也可能是路邊的一個包子鋪。
是系統就要有系統的思維方式。
而商業模式就是系統思維的結果。
盈利是各種資源進行有效組合,并在對客戶有價值的情況下,投入人財物,采取各種營銷方式,突破競爭對手的防線,實現利潤的持續增長的過程。
這一切,在沒有商業模式思維的時代,是割裂開的。
營銷說沒有營銷,企業沒有收入
財務說沒有資本,一切都是空談
人力資源說是人是第一生產力,所以,人是最重要的
等等等等,每個部門,每個人,都在說自己的重要性,因為重要意味著資源的富集。
但,這恰恰是傳統很多企業的死穴!
采取局部觀經營的企業,往往發現企業找不到方向,該做的都做了,就是沒有效果,就是盈利目標達不成!
因為沒有全局思考,因為沒有系統思考,因為企業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沒有找好!
所以,商業模式理清的企業,盈利是必然的,一心只看盈利,沒有系統思考自己的商業模式的企業,注定是走在沒有盈利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