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社會上流行一種說法“一招鮮,吃遍天”。可是,目前的時代很多企業發現靠做好單一產品、靠在某一方面擁有專業能力很難生存了,怎么辦?難道都要做萬金油企業,走多元化之路嗎?
在怎樣對待專業化和多元化方面,中國企業和西方企業的方式不一樣,西方企業是產品專業化,市場多元化,把一個產品做到全世界,各個市場都做;中國人是市場專業化,產品多元化,在一個市場中做多種產品。因為市場做不大,中國的企業很難做大,最后也不具備產品專業化的條件,其中商業模式創新是一方面,戰略定位也是一方面。
一個企業要做大做強,專業化戰略實施,實現企業效能、業績的最大化,那么什么是專業化?
專業化經營又稱單一化經營,是指將公司主要的資源和能力集中在自己擅長的核心業務上,通過專注于某一點帶動整個公司的成長。這里所說的專業化包括兩方面的意思:一是行業專業化,即公司專注于某一個行業內經營;二是業務專業化,即公司專注于行業價值鏈中某一環節的業務。
我們俗話所說的“專精一門”,就是對專業化的通俗理解。專業化本質上是為了培養一種能力,就像孩子需要專心學習一樣,專心就是一種能力。其次,專業化能形成品牌。打比方說,如果別人問你是干什么的,你回答說“什么都能干”,別人會懷疑你的專業水平。如果你告訴他們“我是專門搞發型設計的”,人們心目中就容易形成品牌的概念。再者,專業化背后可以積累一批資源。第四,專業化可以訓練一批專業人才。第五,專業化代表一定的水平,代表高端。如果你想靠單一產品生存,走專業化之路,這種產品的技術含量必須高,行業發展前景要好。由此可見,產品專業化要有專業的技術支撐、能力支撐、資源支撐、人才支撐,一系列的專業支撐,這才是管理學的思想。
當然專業化經營也有其局限性。比如,如果行業洗牌過快,企業所受的影響會比較大,不利于企業迅速擴大規模。另外,如果選擇的專業市場前景畢竟狹窄,而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又不夠,不能在本專業內樹立自身的權威,也會嚴重影響企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