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錯過的只是一次機會,一段感情,一份工作,卻不知道我們往往錯過的是一輩子的承諾,夢想,成功。” 我記不起來大師兄的原話,而且每一個從平凡到卓越的學員都作出過承諾不可以對課堂內容做任何對外流露,所以我不是想像孔子門生做語錄。但這次作為助教的我,感觸特別的深,所以兩點多到家的我仍想把這份心情寫下。“溫故知新”再次來到大師兄的課堂真的有著全新的感覺,如果上次是幫我們打通人通二脈,那這次注入的新能量是讓我們更好的理解到生命的真正意義,和每一個游戲真正的精髓。
下午最開始進入助教選擇加入哪個隊的時候,我和陳哥原本想選擇狼之隊的,但最后我拉著陳哥豪不猶豫的走向了夢想隊。我說在同一個隊強勢的人太多,未必是間好事。事實也證明,第一個被解散“拍賣”的正是如狼般的狼之隊,而夢想隊明顯的出現了一個領導力很強的參謀長,一個女孩。然而在分享的時候,這個女孩也和當時我做參謀長時一樣選擇了沉默。記得當時我的心很著急,很著急,我很想她上去。但最后只有無奈,因為我們經歷過了,懂得了,但她們也只有自己經歷了,成長了,才能真正懂得。參與是很重要,連參與都懶惰的人是死人,但參與了付出了真的還需要被人收到,如果別人沒有收到,或許你會慢慢不再付出,而變得越來越不自信。同樣的事情,也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而我最大的感觸就是我不做最強勢的那個,有能力并不一定要強勢,因為這樣會失去支持和幫助。但同時我們又不能懶惰,懶得與她們分享,其實真正付出得多的時候自然很想分享,記得玩紙牌那場我就是特別不甘心沒有分享的。盡管我們會自我安慰,不想和她們搶而已。但很多時候我們確實是被動的,別人不說,不請,自己就不問,不說。就如羊皮卷誓言之一“為什么我總在試圖用言語來掩蓋自己的渺小,總在試圖為自己減輕負擔,又總在為自己的低能尋找托辭?糟糕的是,我似乎已經相信了自己編造的借口,心安理得,得過且過,安慰自己“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這一期的學員大多都是老總和人力資源部的,所以平均年齡比我們上期要大,自然經驗比我們豐富,知道的也比我們85后多。但知道得多真的不代表做到的也多。比如今晚的畢業游戲中的兩個隊長,真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個強勢要求,一個溫柔應付。我看得到這兩種缺點證明我也有,我承認。但作為旁觀者看到的這個人是學員也好是自己也好,只會讓我們更好的懂得團隊需要領導者,但領導者到底要做些什么。連這都不知道如何做好?同樣的每個隊還有另外15名真正執行的人,四局下來,仍出現著散慢的個別人,但我們是一個團隊是一個人,如果做不到注定會失敗,也注定要受罰,而受罰,幫這些人承擔責任的就是隊長。在現實生活中呢,我們事不關已,反正不是我們承擔責任,慢點又何妨,得罪客戶又何妨,有老板撐著。 我突然發現自己一直在找公司的渣,從做海運操作,到做老師,到移動外包公司創業帶團隊,我選擇放棄的時大大聲的說是因為三年了沒挑戰,是因為學校的老師都走了,是因為合作者過河拆橋,不守信用了,所以我才離開。但其實此刻我非常清楚到底是誰的原因。我一直逃避責任,一直不從自身身上找原因,最要命的是我即使清清楚楚知道是自己的原因,還死不悔改。 當我連人都不知道怎么做好,內心不夠強大,我怎么可能做得好事情呢?
我希望我現在認識自己還不算太晚,24歲,轉瞬即逝的花季,起點在哪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知道我要去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