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經濟危機和房地產調控影響下的建材家居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下,大部分呈現舉步維艱的境地,一些品牌逐步的被市場淘汰或自己縮減規模,來抵制市場的危機。一些處于中游地位的品牌很困惑、恐慌、不知如何是好。筆者覺得如果品牌處于品類排名前列,危機下開大店未必不是好事,針對這個觀點,筆者通過以下四個方面進行解析:
第一:開大店能更好的鎖定目標客戶;
危機時期下還能消費行業內的品牌的消費者,相對來說有一定的品牌概念和消費能力,在面對產品同質化的情況下,誰能在原有的基礎上脫穎而出,除了人員之外就是品牌的展廳和產品的展示效果。俗話說:店大欺客,并不是真的就欺負客人,而是會給客戶一種物超所值的感覺,能給客戶帶去一種很好的體驗,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消費者購物更多的時候買的是一種感覺,那么好的購物環境,無疑是構成好的一種感覺的一個要素。因此面對惡劣的市場環境,倘若能開一個優于競爭品牌的大店配合強有力的銷售人員,一定能在惡劣的市場環境下,更容易的鎖定目標客戶,取得銷售的勝利。
第二:開大店能提升區域行業的門檻,凈化競爭的環境;
隨著改革開放,消費市場的變化,消費者選擇的機會越來越多,對于朝陽產業的建材家居,更是受到了很多商人的熱捧,于是投資建材家居生意的人也越來越多,去建材市場就會發現不管是什么品類品牌繁多。早期的經銷商開始抱怨生意越來越難做,市場蛋糕在變小,搶的人越來越多,而且這些人還很難去把控。市場上不斷的出現老店關門,新店不斷開業的現象,市場處于一片混亂之中。那么面對如此混亂的市場環境,其實開比競爭對手要大的店面,或者開一些投資客無法輕易接受的店面,相信就能達到控制一些投機取巧的人進入,能有實力投入的人相信也會有能力經營,我們不用去擔心競爭者太多,就怕競爭者太亂,如果相同檔次的品牌都能開大店,相信這個行業會越來越往良性方面發展。因此開大店能提升行業的門檻,凈化競爭的環境,促使行業朝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
第三:開大店能更鞏固品牌在區域內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惡劣的市場環境下,更多的經銷商考慮的是如何減少費用,有一些經銷商就靠通過減少門店數量,縮減經營面積等方式來降低自己的經營壓力,來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其實這樣往往會使得品牌倒退。惡劣環境下,大部分人都很恐慌,投資非常謹慎,也有部分沒有遠見的經銷商,把自身本來很好的位置或店面轉讓掉。其實,這個時候也是資源搶占的恨好的時機。之前可能要花很多精力和財力的位置或店面,這個時候很輕易就能拿下來,同時消費者看到某品牌還在逆勢擴張,第一感覺是這個品牌市場銷售情況一定不錯,能得到消費者的接受,一定是不錯的品牌,這樣更加堅定了消費者對品牌的信心。對于區域同行或異業的經銷商而言,這無疑是在給他們制造驚喜。這些區域的經銷商不管是對該品牌的老板,還是品牌的影響力都將是十分肯定的,這樣無形中就樹立起了品牌在區域的影響力和地位,給競爭品牌造成很大的壓力,在異業品牌中定能樹立很好的口碑,這一系列對品牌未來的發展無疑會是一個促進和推動作用。
第四:危機下把握好開大店就是彎道超車的大好時機
有些經銷商由于操作時間較長,在之前市場環境很好的時候,把握好了機會,占據著市場的領導者的地位,由于市場環境的變化,經銷商思維的固化,之前所向披靡的勇氣和銳氣逐漸消失,經銷商更多追求穩定,因此原來霸占優勢位置的經銷商,為了減小自己的經營風險,會轉掉一些店面或縮減經營面積。作為廠家或經銷商不能被表面現象所蒙蔽,一定要仔細分析這個客戶這樣操作的真實原因。如果因為自身原因,而減少經營面積,那么迅搶占速這些優質資源一定會促使品牌快速提升,甚至超越強勢的競爭對手。
危機下,一定要善于審時度勢,做自身品牌的優劣勢分析,當品牌在區域處于行業前列時,開大店未必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未必不是一條能迅速突破瓶頸,實現突圍的途徑,開大店的前提是自身的軟件必須要相當強勢,才能把大店的優勢更充分的發揮出來。當一切的條件都成熟,危機下是適合開大店的。
作者簡介:
譚曉平:定制家居破局營銷人
歐派集團高級營銷培訓師
多家權威雜志和網站簽約作家
現就職于廣東歐派家居集團有限公司,先后從事區域管理、市場策劃、培訓等崗位,從基層市場實際情況出發總結分析適合市場的操作方法,積累了豐富的市場經驗。2012年更是佳績頻傳,開展的全國區域主動營銷培訓拉動了終端經銷商的活力和激情;指導終端主動營銷團隊的建設,為歐派集團整體銷售業績迅速增長做了很好的鋪墊。其策劃操作的常州歐派十周年慶典、丹東航母店開業等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和效果,引起了當地市場的轟動和經銷商的好評。
歡迎專注于定制家居的朋友溝通交流:QQ:718520922
TEL: 13928286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