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外企小職員到給章子怡做經紀助理,再到軟件咨詢公司的業務分析師,最后成為公司的高管。一個30歲不到的女人能在那么短的時間內做上一個企業的高管,她是怎么做到的?
找到比你更牛的人挑戰舒適區
在Thought Works里,挑戰舒適區是個常常被掛在口頭上的詞語。幾乎每個聊天都可以從這里開始。
我們不得不承認,人的本性都是懶惰的,尤其是在面臨新轉變的時候。牛逼的人總能不斷給自己找刺激,迫使自己走出懶惰,適應新變化。每當我發現自己開始變懶散時,我的方法就是找比我更牛的人聊天,從他們那里找刺激。當然,在Thought Works這個環境里,我們經常會面臨的是“被動的”刺激。一旦一個在你的peer level上的同伴先于你做了一個演講,或者連續寫了幾篇博客,你的神經馬上就會被刺激起來:靠,我又落后了!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在舒適區,我有一個非常簡單的辦法。如果把你的時間分段(或者如果你的工作時間夠長也可以按照角色分),你會得到下面這樣一張圖。
比如以我在Thought Works里轉角色后兩年內的時間為準進行分段,我可以劃成3個月、6個月、12個月、18個月等幾段。每段我承擔的工作內容或角色都不太一樣,那么我在每個階段的心理區域也不太一致。如果我是在“拓展區”,也說明需要我再努力才能達到自己期望,或者對自己掌握的技能不是很有信心。假如我在“焦慮區”,這基本上是我剛剛承擔一份新工作還完全不知道怎么開始的狀態。而如果我在舒適區,那最好的判斷就是每天精神不振奮,做事沒有熱情,完全靠習慣在驅動的時候。
如果把這些點連成線,你會發現自己的規律。成長最快的時候一定是在拓展區,而且你的線應該基本都是在波動的。如果一直保持在某個狀態,那最好還是選擇在拓展區。線一直出現在焦慮區,你的身體一定也承受不了。線一直在舒適區,那么基本上就是沒有任何成長。
要不斷突破自己的舒適區,需要內外同時用力。一方面自己得主動去尋找你的遠期方向,找到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情,再根據這個長期目標分解成當前的每一步,看看自己現在什么位置,這個位置是你的舒適區還是你的拓展區。假如發現自己一直都沒有什么壓力,那證明你是時候需要拓展了,這時候可以借助外力,有時候是被動的機會,多數時候是要自己去爭取新的機會,比如換個角色或者換個平臺。當自己不能發現或者搞清楚時,就需要去主動找比你更牛的人聊聊,從落差中尋找新的動力。
說給女性的話:勇敢抓住機會并通過積累獲取自信
自信只來自三個地方:知識、經驗和機會。
我見過不少喜歡讀書學習,工作認真努力的女性,但是有時候限于性格或其它原因不敢大膽跳出自己熟知的領域。跟一些女性員工聊過后發現,她們最大的阻力來自于缺乏信心,所以即便是有機會出現,也會猶豫不決不敢抓住機會拓展自己。不自信好像跟女性的關聯性天生就存在一樣。我們很少見到一位女性被表揚后,她會微笑著說謝謝。多數的反應都是:沒有沒有,其實是某某在背后幫助了我很多。對于來自外界的表揚本能的產生抵抗。
最近來自Facebook CEO的桑得博格的新書《Lean In》熱賣,她在書中也提到了女性的自信問題。多數女性都有一種“imposter syndrome”癥狀——自我能力否定傾向。針對不自信,她提供的建議是,當機會來的時候,假裝自信。有趣的是,我跟Thought Works澳大利亞前大區總經理Lindy和Thought Works中國區運營總監夏潔這兩位女性聊的過程中,發現她們同樣提到過這個建議——fake confidence。我自己在成長過程中也有明顯的體會,但是這同樣需要你的勇氣。
2011年底,在一次酒吧聊天的過程中,我向Thought Works前中國區總經理(現在是Thought Works全球CEO)郭曉咨詢我未來的發展方向。他問我喜歡我做什么,我說我會為了幫助別人成長而感到興奮。郭曉說,那你有一個很好的機會——到馬上要成立的新辦公室擔任負責人(Office Principal),幫助新人成長。當時我內心也有過一絲懷疑——你是開玩笑的吧?我連怎么做業務分析師都還不知道呢。不過這絲猶豫我沒有表露出來,因為我知道這樣的機會即便在Thought Works這樣的公司都不算太多。或許當時郭曉喝醉了?
我記得自己當時回答的是:我考慮一下。其實自己心里是有了答案的,那就是我想去做,我也要去做。雖然有挑戰,但是能跟熊節這樣有經驗的人近身工作的機會可能確實不多。
事實證明這個選擇是非常正確的。在這短短的兩年時間里,我都清晰的看到自己的成長和能力的拓展。以至于當我今天參加中歐商學院組織的高級管理人員培訓時,即便我是其中最年輕的一個,我也可以毫不猶豫的表達我對人員管理、組織運營等方面的觀點。這些事情在我還年輕的時候就經歷到,我不得不感謝自己當時的大膽和勇敢,以及假裝出來的自信。
通過抓住新的機會,也會拓展你的學習雷達,找到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學習領域,并通過自我教育、努力的工作積攢經驗或爭取更多的鍛煉場合而獲得更多自信。這就像一個正向的循環,你越自信,你敢于爭取的機會就越多,從而你的成長就快,隨之而來的就是更大的自信心。直到有一天,你可以非常坦然對來自別人的表揚說聲謝謝。
所以,我想給所有面臨職業困惑或者成長的煩惱的工作女性說一句:當機會來臨時,請大膽的抓住它。相信你自己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