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公的紅臉是義氣的象征,人們也習慣用“滿面紅光”來形容一個人身體很棒。其實,紅光滿面不代表
健康。“滿面紅赤主熱癥。中醫中,滿面紅色對應的臟腑是心。心病的特征有心悸、心煩、心痛、神亂。”王鴻謨說,“養心安神、清瀉實熱、清補虛熱,紅光多的人應該多多注意這些調理方法。”
《創意時代》節目王鴻謨闡述“面色與疾病”,為了方便觀眾記憶,欄目組還專門制作了“京劇臉譜”,從“白、黃、紅、青、黑”等臉譜色調講解臉色與身體的微妙聯系,你知道這幾種顏色都代表怎樣的身體狀況嗎?
面色的學問
中學課本上,有篇古文叫《扁鵲見齊桓公》,文中記錄了神醫扁鵲望色診病的高超醫術。
中醫學有四種診斷方法,即望聞問切。望色知病的是最高明的醫生,聞聲知病的是二等醫生,問答知病的是中規中矩的醫生,摸脈知病的是精巧的醫生。
王鴻謨在本期節目中將教觀眾如何“看臉色”:“人的臉色一般有主色、客色和變色,主色是每個人終生不變的基本面色,一般所說面色是指人的主色,客色是面色的季節性變化。變色是除了客色以外的面色變化,包括性別變色、年齡變色、地域變色、晝夜變色等,常色是主色、客色和變色的總稱。”
人的常色并非一成不變,據王鴻謨介紹,3歲是常色的第一個轉折點。常色的變化,女子7年一個階段,男子8年一個階段,男子40歲、女性35歲則是常色的第二個轉折點。
“白”不一定“富美”
“藍臉的竇爾敦盜御馬,紅臉的關公戰長沙,黃臉的典韋,白臉的曹操,黑臉的張飛叫喳喳……”
這首《說唱臉譜》人們朗朗上口,京劇中人物不同,臉譜顏色也各不相同,同樣是傳統
文化,中醫色診的面色也與“臉譜”大有關聯。
俗話說,“一白遮百丑”。從古至今,黃種人尤其女孩子都是以白為美,什么是正常的白色?什么是病色的白色呢?
王鴻謨介紹,明亮、潤澤、含蓄,紅白隱隱的常色是
健康的白色,反之,晦暗、干枯、暴露,只白不紅則是病態的白色。病態的白色是血虛淡白、眩暈心悸、經少淡遲、肢麻脈細的表現。白色也與人的肺有關,滿面白色主肺病。
紅光滿面的誤讀
黃蓋比較講義氣,胸襟開闊,而京劇臉譜中,老生和老旦的臉都是黃色。
滿面黃色是脾胃不和的征兆,這種脾胃病的癥狀主要有:納呆、腹脹、腹瀉、便溏。
脾胃病平時應該如何調理呢?王鴻謨為觀眾支招:滿面黃色的脾胃病人應多服藕粉、四君子湯等。
關公的紅臉是義氣的象征,人們也習慣用“滿面紅光”來形容一個人身體很棒。其實,紅光滿面不代表
健康。
“滿面紅赤主熱癥,熱癥的癥狀有:熱、赤、稠、燥、動。中醫中,滿面紅色對應的臟腑是心。心病的特征有心悸、心煩、心痛、神亂。”王鴻謨說,“養心安神、清瀉實熱、清補虛熱,紅光多的人應該多多注意這些調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