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小孩有四種成因,一是包辦依賴型,無趣信號型,缺乏信心型,家長過急型。包辦依賴型的笨小孩,因為家長包辦替做剝奪了孩子的自立,從而造成了孩子的依賴:“反正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會幫我做的”。無趣信號——這種“笨小孩”因為家長安排任務給孩子時,沒有關注到“任務”的情趣點,任務的興趣點,而是將任務變成一件苦差事,痛苦地表達痛苦的任務要求,從而讓孩子失去了對“任務”的興趣。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尤其是這樣,于是孩子自然會以“慢”來表達他們的不情愿,出示這種信號,其實是為了讓父母明白:你們要換個方式我才喜歡!作為父母,你們懂他們的信號嗎?缺乏信心型的“笨小孩”是因為家長對孩子的要求比較高,孩子犯錯的時候常常會受到指責,因此孩子失去了做事情的信心,認為自己不做就不會出錯。家長過急型的“笨小孩”:
很多做事情慢的孩子,是被家長催出來的。有些家長總是要求孩子言聽計從,希望孩子收到命令后能夠馬上行動,催一次不管用,就接連不斷地催,慢慢地,孩子養成了忽略催促的習慣。當家長很不耐煩的時候,孩子才會敷衍一下,如果家長催的不急,他就認為沒必要著急,反正家長會繼續催的;其實這種情形的“笨”孩子問題不在孩子而在家長身上,家長的“急”讓孩子的思路一直不能很好地集中,從而導致經常地被打斷。所以、家長要學習“勿急”,學習“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