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本市場上能冠之以“系”的絕非凡類,“和君系”便是其中獨特的一支。
在“和君系”由咨詢、資本、商學構成的“一體兩翼”格局中,最讓掌門人王明夫“牽腸掛肚”的,就是旗下的新三板公司和君商學,這是他最看重的事業。
這家不頒發學歷的商學教育公司,通過解讀資本故事構建起了自己的商業模式,被業界譽為最具實戰性的“黃埔軍校”。新三板掛牌后僅17個月,和君商學完成了累計17.29億元的三輪定增,開創了新三板收購主板上市公司的先河,帶動了業績爆發式增長。
主業增長、高額定增、明星股東、蛇吞象式收購,王明夫掌舵的和君商學何以能創造如此之多的亮點?日前,2016“走進新三板公司”聯合調研團隊走進和君商學尋求答案。
和君商學的“明星光環”
和君商學位于北京的辦公室里,蓮花、水、中式的家具和書本,處處彰顯出其對中國文化的推崇。書房對面一張“九虎圖”,則仿佛在時時告誡:在讀書的同時不能忘記競爭的叢林法則。
思路清晰、談吐儒雅,50歲的王明夫今年進入創業第16個年頭。截至2015年末,王明夫持有和君集團65%股份,進而掌控了和君商學46.86%的股權。
以咨詢業務起家的“和君系”堪稱投資布局的高手。威創股份、富春通信、亞威股份等上市公司背后都有其身影閃現。無論是資本運作的時點把握、運作模式還是資源調度等各方面,和君商學都是一個范例。
作為一家不頒發學歷的商學教育公司,和君商學業務始于2001年,2014年改制,當年營業收入只有3000萬元,2015年2月5日掛牌新三板。
截至2016年1月,公司完成三次定增,累計融資17.29億元,是新三板教育板塊融資額最高的公司,遠超第二名威科姆的2.92億元融資額。
定增對象也星光熠熠。除新東方董事長俞敏洪、千合資本創始人王亞偉外,還包括新大陸、欣旺達、江中藥業、海王集團等10多家上市公司或其董事長,被譽為新三板股東陣容最豪華的公司。
令和君商學名聲大噪的是,2015年下半年,其通過協議受讓股份的方式,成為匯冠股份的第一大股東及實際控制人,開創了新三板收購主板上市公司的先河。
2015年年報顯示,得益于管理培訓業務、學員人數及班次的持續增長,和君商學實現營業收入7910.01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了4853.73萬元,增長158.81%。若將匯冠股份納入合并報表,公司2015年收入高達5.34億元,同比增長1647.49%。
從資本運作層面看,和君商學對于定增、收購的時點把握也堪稱完美。王明夫坦言,公司抓住去年的一波新三板行情成功引入一批明星股東,除了獲取資金支持外,還取得了信譽背書,及時完成了匯冠股份的收購;這又為后續新的定增提供了支撐,實現了良性互動。
“一體兩翼”的互哺生態圈
主業增長、高額定增、明星股東、蛇吞象式收購,除了頂著王明夫的光環,這家公司何以能創造如此之多的亮點?
王明夫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歸于和君集團“一體兩翼”的業務格局:咨詢業務+資本業務+商學業務。據他介紹,2000年創立的和君咨詢,目前員工1500人,平均每個工作日簽3個項目,是亞洲最大規模的本土咨詢公司;和君資本管理著約120億規模的VC/PE基金,和央企中車集團合作管理PPP基金500億。
“咨詢業務和資本業務形成大量實操案例,對中國商業原生態有了真切認識,這是和君商學教學的內容來源和核心特色。”王明夫說:“比如說快餐連鎖的商業模式,我們不講麥當勞肯德基,我們講本土的真功夫和田老師紅燒肉。聽美國的案例,你去哈佛商學院;聽我們自己生活中的案例,來和君商學院就有真材實料。”
他進一步解釋,和君商學請“和君系”合伙人“把自己的案例撕開給你看”,實實在在告訴你是怎么談的,怎么成交的,怎樣分析問題,怎樣提出解決方案,遇到了什么麻煩、什么難題,講課老師就是操作項目的親歷者。和君課程的吸引力,跟這個大有關系,“這樣的內容,離開這里根本聽不到。”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范保群對此表示認同。他坦言,和君咨詢業務的特點是個性化的、定制化的、差異化的,是案例式的,不同的客戶解決方案不同,無法標準化和復制推廣,這些特點決定了咨詢業務很難做大。“只靠咨詢,和君可以特立獨行,但難騰飛。”他說:“和君的‘兩翼’業務與咨詢不同,和君商學的教育和培訓業務可以較大程度地標準化,實現規模效應和持續成長;和君資本也類似,在資本充足、好項目較多、風險控制適度的條件下,可實現跨越式增長。”因此,“一體兩翼”形成了和君“咨詢+資本+商學”三者之間的共生、互動、互哺、共榮,從而產生不斷強化的良性循環機制,形成生態效應。
范保群指出,和君集團通過“機制+文化”邁過了管理咨詢業務一般很難突破的200人規模的坎,成為亞洲規模最大的本土咨詢公司,但同樣面臨規模和管理瓶頸,和君“一體兩翼”布局,使得這種瓶頸得以有效緩解。在他看來,和君集團選擇和君商學進入資本市場也是精心選擇,“一體兩翼”中教育和培訓業務是較適合標準化和復制的,成長性特征明顯,這恰恰是新三板市場對中小企業的核心要求。和君以商學為主體進入資本市場,有利于融資,也有利于未來的關聯產業的資本運作。
布局大商科
一同調研的國泰君安做市業務部高級投研經理劉代民向記者表示,他在工作中接觸到的一些中小企業的“創二代”,以及中央財大的同學,很多人都讀過和君。他也一直好奇,和君商學何以擁有如此之大的凝聚力和魅力。
短短一上午的調研,雖然這一疑問還沒有完全解答,但他坦言,王明夫的個人魅力確實無可置疑。從他所專注的新三板教育板塊來看,和君商學與其他公司最大的不同是,知道如何利用咨詢和資本的經驗,把小企業做成王牌,“能夠從資本故事中解讀和構建自己的商業邏輯和模式。這一點與其他新三板教育咨詢公司已經不在一個段位上。”
據王明夫透露,下一步,和君商學將從簡單的培訓,轉型為大商科布局。他坦言,此前的跨越式發展只是前奏,是未來幾年大發展的初級階段,和君商學的并購重組將從今年下半年開始發力。除了匯冠股份外,在收購投資方面,不排除進入大商科其他領域,包括財經培訓、商可考證培訓、高校(教育管理)、出版等方面。
公司此前公告,擬與北京華夏元道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設立北京和君華夏圖書有限公司(暫定名),公司占股51%,與戰略合作伙伴華夏出版社共同探索出版行業發展的創新模式。
據2015年年報披露,和君商學未來計劃推進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加大“商學在線學習賬戶”(E-learning 學習賬戶)和基于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商學APP”學習規劃和課程服務。未來還將投資開展企業大學云平臺的設計、建設和運維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和君商學旗下匯冠股份7月26日公告,擬作價8.06億元收購廣東恒峰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權,加碼公司教育服務業務。同時,擬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5.17億元用于支付購買標的資產的現金對價、智慧教育云計算數據中心建設與運營項目。
據資料介紹,作為一家長期為中小學、職業學校及各級教育管理部門等各類教育機構提供教育信息化解決方案、教育軟件服務的提供商,恒峰信息已累計服務基礎教育學校2300余所,年覆蓋學生250萬人左右;累計服務職業教育院校110余所,年覆蓋學生130萬人以上。通過本次交易,匯冠股份將實現智能教育裝備與教育信息化的有機結合,在提升盈利的同時獲取下游教育客戶資源,為最終實現圍繞教育裝備、教育信息化、教育內容、教育場景等智能教育服務生態圈奠定基礎。
借力新三板騰飛
在王明夫看來,和君自身的成長也在實踐自己的商學理論,而他個人的心力主要投入在商學板塊。“如果沒有新三板,我們很難實現如此跨越式的成長。”王明夫說,他非常看好新三板市場,“新三板這一年已經發生了實質性變化,出現了一批很好的公司,在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2月底,和君商學總資產約2900萬元、凈資產約1800萬元、貨幣資金約450萬元。掛牌一年半后,目前公司總資產約18.8億元、凈資產約17.5億元、貨幣資金4億元,分別增長6380%、9620%和8790%。
范保群說,和君商學用實踐證明了中小企業借助新三板市場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可能性,一方面說明中小企業發展的潛能是巨大的,另一方面也說明新三板在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重要性和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優化資源配置的獨特意義。
從和君商學的案例中,范保群認為有三點啟示特別值得中小企業借鑒。第一,堅守自身的核心優勢。中小企業在市場中競爭和發展,首先還是要認清自身的“真本事”,在專業性、客戶滿意、員工滿意、技術創新、人才培養與成長等方面堅守和耕耘;第二,要高度重視資本對產業的驅動作用,利用好資本市場和金融工具,有意識地實現產業和資本雙輪驅動,從而獲得較快的成長;第三,要重視規范運作和改善公司治理。
對于教育行業的發展趨勢,王明夫認為教育資產的證券化已經風起云涌,會成為未來幾年投行業務的熱點,也可能促發中概股回歸浪潮,《民辦教育促進法》的修訂頒布也會進一步推動這一浪潮,教育行業將成為未來十年的朝陽產業之一。
數據顯示,目前新三板共有7000多家掛牌公司,900多家進入創新層;其中139家教育公司,有18家進入創新層,占比約13%。在王明夫看來,教育板塊的139家公司良莠不齊,但是板塊仍大有前景。他預計,和君商學的主業高速增長仍將持續。
王明夫印象
王明夫,1966年出生,中國著名的戰略咨詢專家和投資銀行專家,現任和君咨詢集團董事長。律師、法學碩士、金融學博士,美國伊利諾大學高級訪問學者。歷任君安證券研究所所長、君安證券收購兼并部總經理、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執行所長等職務,歷任深圳機場、福田汽車、恒安國際等著名上市公司獨立董事。
拋開這些耀眼的光環,和君商學董事長、實際控制人王明夫,江西贛州人。他是資本市場中“和君系”的當家人,極度推崇“不可一日不讀書”和王陽明心學。他在資本市場指點江山,心里卻藏著“為人師表”的志愿。思路清晰、談吐儒雅,認真聽取每個人的意見和問題,卻能抓住要害地傳遞自己的觀點。
50歲的王明夫今年進入創業第16個年頭。很多人不能理解他的“和君商學”為何能有如此大的魔力,但看到他本人后或能明白一二。
他的辦公樓把“和”的理念印成中式“手印”的模樣,取義“信譽”;水池的流水由外向里,取義“人才內聚”。他在畢業典禮上用戒尺壓畢業生的肩膀,取意“人生在世、當有肩擔”,人生需要承擔責任。關于教育,他的終極夢想是實現向學生少收費甚至免費,“一個社會成員,愿意學習、愿意改良自我,社會應該鼓勵,最好不要收他的費用。誰付費辦教育?應該是用人單位。”這不是說說,他已經找到六家有功德心的民營企業嘗試這樣的人才培養模式。
他用自己資本市場的實戰經驗塑造了和君商學獨特的新三板樣本。他在微信中給自己的注腳是:“態度決定命運,氣度決定格局,底蘊的厚度決定事業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