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記者萬蜜孫天明實習生 邱慧君 發自北京 “打護士是家常便飯,我們急診間護士三天兩頭挨打。”昨日下午,政協婦聯界19組分組討論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副院長鄭珊由南京護士被打一事呼吁社會關注護士群體,引發婦聯界女委員們陣陣熱議。
煥云不禁想問:誰來為我們醫務人員安全買單?現在病人逐年增加,二胎放開婦產科醫務人員更短缺,而越來越多的人不愿意學醫了,記得當初我兒子考大學,死活不愿意學醫,因為他看到了爸爸媽媽經歷的所有,用孩子當時的話就是:我要是把人治壞了咋辦?
是啊,在職的醫務人員也想這個問題:誰來保護我?誰來為醫務人員的安全買單?據中國醫師協會的調查顯示,近70%的醫務人員對現在的從業環境不滿。最新醫師執業狀況調查,中國78%的醫生不希望子女從醫,中國已經出現“醫不過二代”現象,而這種情況持續下去最終的受害者還是患者。導致這種狀況發生的原因一個是醫患糾紛壓力,另外就是超強的工作量。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只有加速推進中國醫療體制改革,加大政府對醫療的投入、拓寬醫療保障的覆蓋面,解決中國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相對匱乏的問題,提高醫務人員整體素質,增加醫務人員的從醫幸福感。煥云認為要突破目前困境必須三管齊下:
第一、醫務人員自救突圍
提高自身整體素質,以禮興醫,弘揚美譽!禮儀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白衣天使更應是禮儀的踐行者。知禮、懂禮、有禮是每一個醫務人員行醫修養必須。醫務禮儀是指發自醫務人員內心對生命尊嚴的真誠尊重,并在行醫的過程中完美展現行醫藝術,讓服務對象感受到心靈關愛的行為準則和行為規范。應該使每一位醫務人員真正理解了自己的禮儀,明確了“服務好、質量好、醫德好、人民群眾滿意”的服務目標。重點解決醫務人員溝通障礙、服務意識不良、服務不夠規范、團結協作不夠、法律意識淡薄、風險認識不足、技術水平欠佳這七個方面的問題。
第二、國家體制改革
增加醫院公益性,平衡醫療資源,完善法律法規、醫保制度和醫療風險分擔機制、對媒體導向進行正確引導。確實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以及扎堆看病的問題;確實體現從醫的高尚,給醫務人員更多的心靈關愛而不是指責。
第三、提高全民素質
首先加大健康知識普及,尤其是健康理念的轉變,再也不讓群眾覺得是自己花錢買健康,要讓群眾認識到錢買不來健康,醫務人員只是病人的幫助者!不要動不動就喊打,打走了醫生護士,也就沒人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現在國民具有基本健康素養知識的只占6.48%,健康知識普及和健康理念的建立是全民素質提高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次是全民整體素質提高,以禮興國,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值得高興的是:盡管全民素質提高任重而道遠,但是畢竟我們的習主席已經吹響了號角,提出了:“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始從根上樹立中國人的信仰,這就是中國的希望!
醫患和諧任重而道遠,但是煥云有信心!因為煥云看到了白衣天使在如此嚴峻的時刻的大愛,包容,頑強和對使命的責任!向所有的天使們致敬!
醫務如果您希望自己在生病的時候得到最好的照顧,如果您希望自己心目中完美的白衣天使出現,敬請您關注我國首個醫務禮儀公眾微信,分享傳遞醫務禮儀正能量,讓圣潔天使重回人間,讓我們的生活更幸福,相信您的呼喚白衣天使定會聽得見!
高煥云,是我國新時代醫務禮儀創始人,它是中國充滿大愛、健康、積極、和諧的正能量至尊標志。
醫務禮儀公眾平臺以為宗旨,讓白衣天使知禮、懂禮、有禮,傾聽群眾心聲,讓廣大人民群眾了解白衣天使心靈,它是醫患和諧的紐帶和橋梁。不管您是醫務人員還是人民群眾,醫務禮儀都是您最貼心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