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額寶:互聯網思維下的心理分析
文/季鍇源 管理心理學老師
余額寶:互聯網思維模式下的金融產品
運營模式和技術變革,是蕩起商業時代顛覆性發展的雙槳。
技術變革在商業社會摧枯拉朽的案例不勝枚舉。數碼技術替代膠片成像后,黃色的柯達與綠色的富士雙雙淡出雄踞多年的膠片市場;移動數字智能終端技術的發展,先是片刻擊沉摩托羅拉的傳呼設備,近而秋風掃落葉的打垮諾基亞等基于話音業務的手機終端。
相對來說,運營模式的變化則屬于潤物細無聲的心理戰,而且越是高大上的巨型行業,被蠶食的越是猝不及防。就拿網絡金融新寵余額寶來說事兒。
1、 娛樂化金融。娛樂性迎合著人們“追求快樂、避免痛苦”的原始心理動機。金融自身屬性中數字的枯燥和運算的嚴謹,讓人們大多近而遠之。與之對比的是余額寶的動感界面、實時的日、周、月收益等可視化的設計,讓每天從夢中醒來的人都能看到一頓免費的早餐。有期望、有反饋、有樂趣,有話題,幾乎逼近了網絡游戲中寵物養成的內心體驗。
2、 便捷化操作。捆綁銀行卡后,手機上的轉入、轉出兩個按鈕即可完成余額的財富升值,無論你是在慵懶的臥榻之側,還是在無聊的馬桶之上。既不用偷跑出辦公室感受惡劣天氣和塞車的煩躁去銀行排隊,也不用費心思考復雜的理財產品退出的損失。或許較之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收益略低,但是較之繁瑣的流程,人們投入更少。趨易避難的樸素心理又一次彰顯魔力,便捷簡單戰勝繁雜理性。不知道面對林林總總的金融理財產品,銀行內部自己的人員是否都能弄的明白。
3、 大眾化理念。在金融理財產品的高山下,大眾更多的角色也只能是花環。固定收益、非保本浮動、商業承銷等各種專業界定,又有定期、活期、長期、短期收益差異,再簽上個私人定制的固定模板的承諾書,心理除了七上八下就是五味雜陳。你要是把大眾說成是投資者,我們自己都感覺滿臉通紅。產品化真正的核心是大眾化、公平性、易推廣、可復制,這些余額寶作為一個產品,余額投資生息和大眾能認知的程度保持一致。
4、 平民化受眾。互聯網的思維不是精英思維模式,而是平民化思維模式,在互聯網的世界里,金字塔是倒立著的,更像一個漏斗。典型的就是億萬收益的網絡游戲公司,不是指望著少數人一擲千金,而是多數人每人支付一點點。5萬-10萬辦不了大事兒,就余額寶吧,5千-一萬的不成事,也可以余額寶的,真正的500萬-1000萬的人不用分析你也能笨想到,他們的錢才不會乖乖的躺在固定地方曬太陽呢。
簡單說,互聯網思維就是讓利和受眾,極端點對應就是免費和人脈。余額寶在支付寶廣泛受眾的前提下,借助移動智能終端的便利改變了傳統金融行業吸納資金的運營模式。把吸納儲蓄的成本降到了最低,沒有遍地銀行網點的租金、沒有海量從業人員的薪資、沒有冗雜辦公費用的開銷,而是通過互聯網軟硬件技術的應用,在公平、一致、透明的模式下運營,運營環節結余下來的費用,則體現在受眾最關注的讓利和收益上。
最安全的互聯網運營就是沒有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