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說既然能做到大企業的中高層,至少智商不差,社會閱歷也較為豐富。資金實力與資源優勢(人脈、社會關系、渠道關系)也是不可小視。這些都是創業的優勢呀?但為何首次創業失敗率這么高呢?拋開目前社會大環境不說,單就主觀因素,我想不外乎以下兩個方面:
1. 沒有端正好心態;很多職業經理人看到創業者風光的一面,但沒有看到創業者倒霉的一面。所謂“看到賊吃肉,沒看到賊挨打”,對創業的困難與風險估計不足。營銷高管幫人打工的時候,平臺較高,運用的資源豐富。大手大腳慣了,輪到自己創業的時候,角色轉換不過來,花錢還是大手大腳,不會去節約。剛開始創業時,攤子鋪得太大,導致創業成本過高。
2. 以為自己機會成本很高,不愿堅持,淺嘗輒止。營銷高管大多有風光的職業生涯,其選擇創業,機會成本往往較高,這也是創業者初次失敗后容易選擇抽身而退的原因之一。由于這種心態,導致創業決心不足。不象很多的溫州或福建商人,十幾歲往外一丟,只有創業一條路,而沒有其他的退路。俗話說“置之死地而后生”,中國的老板們,很多都是橫下一條心,誤打誤撞的闖出一條路的。
創業是多數營銷人的夢想,畢竟,做銷售往上走的路子比較窄,多數營銷人都將在金字塔的底端徘徊。如果不選擇創業,三十歲一過,如果沒能繼續往上攀升,則個人價值比較容易貶值。至少我用人,普通業務人員不會用三十歲以上的,而企業的部門經理或大區總監,則大多在三十五歲以內。至于營銷的高管,四十左右算到頂了。
和多數營銷人一樣,我時常的也在問自己,工作多少年是個坎?不創業又能去做什么?我自己認為,創業不創業其實是個人的價值選擇,沒有絕對好與壞之分。但以何種方式介入創業也是營銷人要考慮的。既然選擇了創業,個人以為,還是在創業前做準備為好。至于如何做好準備,我想關于這方面的資料一定非常的多,筆者在這方面也沒啥“獨到”的見解,也就不啰嗦了。
我這幾年在中小企業做營銷方面的老總,與各地經銷商接觸比較多,這些經銷商中又以福建商人與溫州商人為多。中國的成功商人,地域性較為明顯,觀察這些商人的成功,有些共通點可以引發我們思考:
1、地處窮山惡水之境或改革開放的前沿。窮山惡水之境,資源有限,人口壓力大,只有外出打拼一條路,如溫州幫、福建幫、潮州幫等,這些商幫在改革開放前或之初就有四處謀財的傳統。以賣假貨起家的溫州幫當初八十年代就奔走于全國各地。我現在還記得小時候走南闖北、走街竄巷四處吆喝彈棉花的人,大多以溫州商人為主。這些退可守家里三畝薄,閑時則抱團外出,俗話說樹挪死,人挪活。闖著闖著則天地越來越闊,機會越來越多。至于廣東商人則得改革開放的風氣之先,在經營從事生產型企業為主,做流通的相對較少。
2、抱團打拼,我見到的溫州幫與福建幫,絕大多數沒讀過幾年書,很小的時候便成群結隊的外出了,筆者自己有時也納悶,緣何某些行業福建人溫州人特別多,原來是一個家族某些人做某事發了,便將當地一條村、一個鎮、甚至一個縣城的人往外“傳、幫、帶”,久而久之,某行業都是某地之人也就不足為奇。這種風氣漸向內地滲透,在內地的某些地方也漸形成了規模,筆者有幸進入建材行業,也發現這種奇特的現象。比如,做家裝公司的,江西九江武寧縣的人幾乎點半壁江山。做酒店用品行業,江西撫州某鎮的人也獨占一半天下。
3、信息靈通:做生意抱團的好處很多,比如信息靈通、互相扶持、融資、傳幫帶等。其中信息靈通很重要。一個人做某事掙錢了,在自己的親朋好友間馬上就可以傳開。一個人在外單打獨斗爭,雖然也可以功成名就。便抱團作點,信息優勢是最明顯的。
4、無“打工”的想法:相對于小時候父母給俺們灌輸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十余年的寒窗之苦,盡為了找份工作而己。而廣東幫、福建幫、溫州幫根本無這種想法。創業,是他們最本質最直接的想法。即使是打工,也是為了學藝之后自己做。
很多朋友說,成功是可以復制的,其實說這話是需要前提的,充其量也只對了一半。所謂“天時、地利、人和”中能復制的,無非是“人事”這一部分。其實,這個社會,只要自己努力,應當不會差,至于能有多大出息。那就求諸于“天時、地利”了。營銷人的職業生涯,其實很短暫。如果對財富的渴望過于強烈,創業是最好的歸宿,至于能有多大出息。還是中國那句老話“盡人事、聽天命”!
盛斌子老師-家居建材經銷商管理:
家居建材營銷策劃專家,曾任著名家電海信科龍分公司總經理,美的集團分公司總經理,歐普照明渠道總監、榮事達營銷副總裁,美媛春藥業營銷總監、嘉寶日用營銷總經理,具有十五年銷售與市場職業經理人生涯。
中國百位品牌策劃代表人物
廣東省2013年十大優秀經理人
——咨詢案例:
歐普照明:連續3年渠道策略、700家核心客戶管理、4000家終端管理標準、2006-2009營銷政策制定;
美的空調分公司:廣東區域1個分公司股份化管理提升
西頓電器(照明):營銷管理診斷、5場營銷隊伍培訓、渠道設計與開發管理、經營模式確定
金牌亞洲陶瓷:營銷戰略、營銷管理顧問,2個樣板市場打造、3次樣板市場促銷;
聯邦家私集團:營銷策劃+1次全國聯動促銷;
華藝集團OKES品牌樣板市場打造、營銷管理體系梳理、核心客戶培訓、終端爆破
榮事達家電、家居核心客戶培養、樣板市場1個,三位一體招商4次,開業策劃1次,樣板市場一個。
——核心課程:
1.《家居建材精準營銷之市場開發》;
2.《家居建材精準營銷之經銷商管理》;
3.《家居建材精準營銷之終端爆破》;
4.《建材家居經銷商管理之“獨孤九劍”》;
5.《困局與破局—建材經銷商經營突圍》;
6.《建材家居渠道設計與開發》;
7.《終端爆破-立體整合營銷推廣突圍》;
8.《如何制訂營銷計劃》;
9.《營銷人員的量化管理》;
10.《渠道管理與激勵——營銷制勝的核心利器》;
11.《頂尖營銷核心利器——銷售與推廣60個實戰工具》。
——營銷專著:
《渠道激勵—中國企業營銷制勝的核心利器》、
《出奇制勝—泛家居(建材、家電)營銷非常術》、
《頂尖營銷核心利器》、
《賣場促銷方案大全》(泛家居)
《終端爆破-整合促銷與立體推廣全案》
《泛家居行業-經銷商經營管理實戰手冊》
——培訓授課經歷:
內訓課程:歐普照明6場;榮事達16場;冠珠陶瓷;金牌亞洲5場;西頓照明5場;博德瓷磚、摩恩衛浴、華潤涂料、樂宜嘉家居4場、瑪堡壁紙、亮A照明3場、華藝照明、OKES照明10場、金德利照明5場;杰森石膏板、容聲集成吊頂、萬新光學2場、碧達皇家護衛2場、摩恩衛浴、美的電器照明、金博大集團、朗能電器。
公開課:2013年11月照明行業LED轉型峰會(200個規模),2014杭州涂料行業高峰會(500人規模)、2014年佛山泛家居建材行業論壇(300人規模)、2015年4月亞太騰訊家居高峰會(450人)、2013年深圳陶瓷行業轉型峰會(60人規模)、2014年照明行業智能化峰會(100人規模)、2014年東北沈陽五洲城建材峰會(150人)、2015年佛山希爾頓酒店建材家居財富峰會(200人規模)。
——客戶評價:
盛老師以一個職業經理人、商業合伙人、咨詢顧問的身份切入培訓,聽來格外親切與貼身。仿佛為朗能量身訂做。
——世界500強霍尼韋爾朗能董事長 鄧超華
斌子的培訓激情洋溢,生動活潑,無論對錯,觀點鮮明,贊一個
——歐普照明董事長 王耀海
實戰、實在、實用
——聯邦家私董事長 杜澤華
別人講過的他不講,書上有的他不講,他只講自己的原創獨家觀點,贊一個!
——TCL空調品牌總監,九牧王服裝品牌總監 張黎黎
在眾多的培訓師中,我覺得盛老師授課的感染力極強。能夠充分地調動學員的參與積極性,讓學員在參與的過程中,學到更多的知識和技能。
——燈飾照明第一品牌華藝集團董事長 潘振華
盛老師極具親和力,富于感染力,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得到學員的認可和接受。他同時富有激情和理性,能夠將培訓中要傳遞的信息及理念通過啟發和互動式的引導帶給學員,使學員產生深層的感悟。
——西頓電器銷售總經理 陳實
盛老師的觀點大部分都是原創,案例豐富,對福建分公司受益匪淺。
——馬可波羅陶瓷 郭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