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真善美是教育事業最基本的出發點,其中的真是對于科學要追求真理、實事求是。毛主席說過:“若想了解梨子真滋味,就必須親口嘗嘗”,這個通俗易懂的哲理名言深刻地揭示了認知的客觀規律,就是認識不應偏離真實、理論不能脫離實際,建構主義所認為的課本知識只是一種關于某種現象的較為可靠的解釋或假設,并不是解釋現實世界的“絕對參照”,這個觀點是非常可取的。
傳統的學校教學方式是老師直接告訴學生:“同學們,以我幾十年的經驗來看,這件事情要從這幾點考慮,一二三四五,你們去背吧,背完我們考試。”這樣的教學方式永遠是“兩張皮”,學生為了考試把原本是老師灌輸的東西再機械地拿出來寫到試卷上。互聯網+時代和新工業革命出現了很多傳統理論無法解釋的新現象和新問題,陳舊知識和現實的差距也越來越大。建構主義則主張把知識的所有權在課堂上轉移給學生:老師即使知道怎么做,但也不能直接告訴學生。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是學生利用已有知識和經驗,通過與外界環境的交往活動,逐步發展或修正其思維和知識的過程。這種觀點和創客教育活動的指導思想是不謀而合的,創客活動強調動手做、造實物、自己實踐解決問題,創客活動是一個邊做邊學邊應用的過程,通過實踐中經驗的積累來不斷理解、接受和質疑相關知識,去得到更真實的解釋,這是創客讓教育回歸真實的基本原理。西方有一句教育格言:學生有問問題的權利,老師沒有直接給答案的權力,教育回歸真實就是讓學生在實踐中自己去尋找正確的答案,孔子講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也是這個道理。
從教育的角度,創客教育源于對生活與現實世界的認識和改造,強調“做”,這和建構主義的理論一脈相承。不同的是,結合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創客教育活動改變了做的“廣度”、“深度”、“速度”,重新提出了“可以做什么?”、“做得怎么樣?”、“做的效率怎么樣?”,因此創客教育一方面是建構主義思想和理論的具體應用,通過推動“做中學”傳承與發展人類各項知識的智慧財富。另外一方面是要運用最新的信息技術升華學生通過“做中學”所獲得的知識的高度和深度,通過這樣來達到教育更好的效果的目的。
當我們面對新工業革命的沖擊,傳統的知識層次和結構已經遠遠無法讓今天的學生滿足未來工作的要求,這是一種真實的差距,如果我們今天的學校無法實事求是地看到這種客觀存在的差距,還是用為了應試而讓學生死記硬背各種知識點的教條形式,而不是努力學生培養適應未來時代中生存所需的探索精神和動手實踐能力,那么我們的教育對于學生和社會的未來都是不負責任的資源浪費。
讓教育回歸真實!——這是我們認同用創客教育的形式來推動教育體系改革回歸教育本真的信仰。
“從STEM到STEAM,再到創客教育,我們更需要案例。在繼續發展并尋求更多可能的道路上,我們需要改變培訓的方式,讓教師成為創客,體驗跨學科學習;鼓勵、支持各類的民間培訓;改變兒童家庭教育的模式。”——“第四屆全國中小學STEAM教育大會”的專家發言
“非知之艱,行之惟艱。”——《尚書·說命中》
創客教育秉承創客精神,落足于“做”,把素質教育做實,把新課標精神落實。同時,創客教育也秉承了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的精神,是“讓教育回歸真實”的重要內容和形式。
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學段對于創客教育有不同的預期,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創客發展目標存在顯著差異性,同時又存在著關聯性。可是背后有一而貫之的價值主張,我們總結了有以下這些普遍的共識:
1、創造對于人類的意義至關重要,只有創造、生產和表達才能讓我們感覺到完整。對實體物品的創造在精神層面也具有某種特殊的含義,它們就好比我們生命的一部分,代表我們一部分的靈魂。
2、不分享便無有價值的創造,通過把所創造的東西和所了解的關于創造的知識分享給他人,創客便可獲得一種完整的體驗。
3、創客活動必須保證能獲得合適的知識、技能和工具,所以教育必不可少。
4、玩索而有得、樂學——帶著玩的心態去學習、去創造、去享受創客的過程。
5、創造的過程,你將更容易成為一個完整的人,創造性行為是新工業文明中人之為人的基礎所在。
6、如果實在說不出創造的價值,那么它還有的價值就在于是我親手做的。
7、你會把自己親手做的東西送給親愛的人,就好像把一部分自己送給他們一樣,創意可以更好地表達愛。
8、科研機構無法向社會輸送足夠多的工程師、科學家和制造工人,但是家庭可以。
9、不同勝過更好。
雖然創客教育還不能說是包治現有教育體系百病的靈丹妙藥,但也是讓教育回歸真實的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和形式,從這個層面,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率先高度理解創客對于教育發展改革的必要性。
我們相信,不同勝過更好,創客教育的初心不是要相互攀比誰“創”得更好,而是讓學子們在動手實踐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和探索創新的精神,這才是教育本來應有的真實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