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又稱為人體的“第二心臟”,早在《黃帝內經》中就論述了足部保健養生的理論原則。千百年前,我們的祖先就使用足部按摩的方法來達到治病和保健的目的。單純對足部加以按摩,就能治療許多疾病。足底按摩的好處有哪些呢?讓我們一起來讀者探討一下吧。
足底按摩防治頸椎病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是一種骨骼的退行性病理改變。醫學專家研究發現,通過按摩頸椎在足部的反射區,可產生令人興奮的療效。力度最初較輕,漸漸增強,以稍有痛感為宜。按摩時間可自選抽空進行,最好是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0~30分鐘,堅持兩周以后對一般頸椎病患者即可出現意外效果。
足底按摩可治失眠
每晚臨睡時盤腿打坐,足底向上,然后屏氣靜心排除雜念,用雙手大拇指時重時輕地按摩兩足底“涌泉穴”數百下(“涌泉穴”位于足底前部的凹陷處)。一段時間后睡眠改善,讓你一覺睡至大天亮。
足底按摩可緩解壓力
現代人精神經常處于緊張高亢狀態而使抑制機能失調,神經官能癥、失眠、健忘就應運而生。臨睡前如果能靜心做一下足底按摩,注意力興奮點落在雙腳足底,而使大腦皮層得到抑制,經過一段時間的足底按摩刺激,使興奮與抑制自然轉換、循環正常而保持平衡。最終黑夜睡眠香,白天精神足,生活有規律,臟腑失調也會得到改善。食欲大增,精神充沛,工作效率提高,似有百病消散脫胎換骨的功效。
足底按摩可防癌排毒
科學證明,唾液有防癌作用。而按摩足底涌泉穴,唾液會源源不斷涌出,病者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咽下,對身體大有益處。另外,足底按摩結束后飲一杯冷開水以排毒。按醫理:足療促進血液循環,飲水后既補充水分,又增強廢料毒素的排泄,腎臟功能得以改善,新陳代謝正常,人就顯得輕快而健康正常。
足底按摩防治孕婦嘔吐
有些孕婦呈持續性劇烈嘔吐,甚至不能進食、全身乏力、明顯消瘦、小便少、皮膚黏膜干燥、眼球凹陷等,必須及時治療,以免影響母體健康和胎兒發育。足部按摩療法對此癥見效甚快。
足底按摩可美容
足底按摩可以最大限度的排出你身體里的毒素,讓你的臉重新綻放出耀人的光彩。只要你掌握一點足底按摩的知識,堅持幾周,你會驚奇的發現你的臉白凈而光滑。對于臉上長青春痘的女性來說,足底按摩還可以消除青春痘。
足底按摩的原理
首先:按摩腳穴可調動人體的內部潛能,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適宜治療人體各個臟腑器官的疾病,特別對某些慢性病有一定療效。按摩腳穴治病不分陰陽、表里、寒熱、虛實,能標本兼治,整體調理,多功能一次完成。
其次:按摩腳穴能起到雙向調節作用,虛者能補,實者能瀉,寒者能溫,熱者能清,積者能散,堅者能軟,損之有余,補之不足,活血散瘀,消腫止痛,疏通經絡,通利關節,扶正祛邪,增強體質,固養精氣,強身祛病。
再有:足底反射區關聯著人體五臟六腑。中藥足浴就是利用內病外治的原理,藥物通過足底反射區到達五臟六腑,促進氣血運行,改善毛細血管通暢,通經活絡,從而改善全身組織的營養狀況,加強機體新陳代謝。
最后:通過足底按摩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功能,解除緊張和憂慮,改善睡眠,消除疲勞,恢復體力,從而增進人體健康。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進行足底按摩,哪些人不能進行足底按摩呢?按摩師說有四類人不宜進行足底按摩:
一是患有各種嚴重出血病的人,如咯血、吐血、便血等;
二是腎衰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各類病人;
三是足部有外傷及較重的靜脈曲張患者;
四是處于精神緊張和身體過度疲勞的人。
按摩時我們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飯前、飯后30分鐘不宜進行足浴。由于足浴時足部血管擴張、血容量增加,造成胃腸及內臟血液減少,影響胃腸的消化功能。飯前足浴可能抑制胃液分泌,對消化不利,飯后立即足浴可造成胃腸的血容量減少,影響消化。
第二:足浴的時候,由于足部血管受熱擴張,使頭部血液供應量減少,患者可能會出現頭暈的癥狀,這時候應暫停足浴。
第三:如果足浴中使用的藥物引起了皮膚的過敏,應該立即停止足浴的治療。
第四:應注意足浴的水溫,一般不應超過45攝氏度最低不低于36攝氏度。
現在我們的工作都非常緊張,大部分人都處于亞健康狀態,人們精神由于經常處于緊張高亢狀態而使抑制機能失調,神經官能癥、失眠、健忘就應運而生。因此經常做一下足底按摩使興奮與抑制自然轉換,這樣也會使我們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