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互聯網金融出現后中國的商業迭代就會非常快,中國的創業過去是有資源、有土豪精神、有政商關系、有奮斗精神就可以了。有了互聯網金融后,未來會跟硅谷一模一樣。
目前我國P2P的市場規模大概在380億元左右。截至2014年1月15日,天弘基金余額寶規模超過2500億元。百度理財平臺目前銷售在800億左右。理財通上線后規模迅速突破100億,現在有900億左右.據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統計:目前我互聯網金融行業的資金規模包括P2P、余額寶類的貨幣基金、定投或定期余額寶的規模等等在6000億至8000億左右。
2014年互聯網金融行業將會取得什么樣的發展?將會達到多大規模?
余額寶7個月規模就超過2500億元,平均每分鐘資金凈申購300萬元。如果余額寶保持目前的發展速度,7個月后,規模達到5000億元至6000億元,14個月之后,如果達到8000億元以上規模,就相當于一家大型銀行一年新增加的存款規模。而支付寶預估余額寶規模的上限在3萬億左右。截至2013年1月15日,余額寶的客戶數為4900萬,戶均持有量達到5100元。支付寶的活躍用戶數在1.5億~2億左右,也就是說支付寶活躍用戶還有近三分之二待開發。互聯網金融未來年增速會超過200%。可以預見,未來5到10年將獲得井噴式發展。
2014年互聯網金融將會向以下幾個方面發展:
1、互聯網金融步入理性發展階段,注重基礎設施建設。
2、移動互聯網金融將成為創業藍海。
3、移動支付的格局之爭更激烈,金融O2O將成為2014年熱詞。
O2O這個詞一定會成為未來一年的熱詞,包括社區怎么打通線上線下,比如騰訊的微生活在,可以看到O2O上會有很多動作。
4、互聯網金融將成為電商標配,差異化成為核心競爭力。
大的電商平臺和小的電子商務平臺,你包括化妝品領域的聚美、熱風,還有賣鞋子的優購,賣房的搜房網、易居中國,這些都會來做互聯網金融。因為他們自己是有一個特殊的用戶群的,這要去穩住這個客戶群,我都可以去做,支付環節已經打通了,借用支付寶、財付通或其他支付都可以去做。在做的時候你就要去想,你的核心競爭力在哪里。比如現在的搜索,車載在做,我房貸在做,你們之前怎么形成差異化,包括租房和易車,你怎么形成自己的差異化產品,接下來就是內功了。
5、互聯網去偷更大步驟切入金融:BAT之外,還有更多。
以后互聯網金融進入的巨頭會越來越多,包括網易、鏈家。還有現在線下的很多擔保、小貸的公司都來做互聯網金融,因為他有很多客戶和項目來源,像現在很多互聯網上的P2P就跟擔保和小貸合作,你扮演的就是渠道的作用.
6、傳統金融機構將越來越快速進入互聯網金融。
我們看到工行、招行、平安、民生都會來做,還有越來越多的證券,比如國泰君安。已經拿到牌照和沒有拿到牌照的,都憋了一股勁兒。金融行業的人是很聰明的,最聰明的就是金融和互聯網。互聯網的是天天忙讓我自己能賺到錢;互聯網是我制造一個封閉的系統讓我自己賺到錢。這兩個碰到一起的時候,看未來誰能做的更好吧。
7、細分領域的監管政策將逐步落地。
細分領域,包括P2P的領域,因為比特幣已經做了一些政策的要求了,還有眾籌,都會有。P2P,一些很多專家除了兩條紅線以后,他有很多落地的,比如你不能去做資金池,你不能做最的平臺,另外你平臺不能去做擔保。還有你的項目方要來做一個項目,那么你應該做一個聲明,那么你就不能給項目方去融資,因為你是關聯的。
8、互聯網金融領域的投資并購將不斷呈現。
比如說做你的貸款、支付、理財、保險,接下來投資和并購的會很多。我覺得2014年對于互聯網金融創業的人會有很多機會,關鍵你想進入什么樣的領域,去做這個事情。然后也希望大家多去尋找包括交易、醫療、零售諸多傳統領域的機會,這是互聯網創業人的下一個藍海。
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業主要從哪些方面產生影響?
看看互聯網巨頭們在做什么就明白了。
騰訊:
騰訊很厲害,他至少拿到了互聯網金融的船票啊,不管是站票還是坐票,現在比阿里和其他企業過得要好很多。
騰訊有幾塊兒,首先是他的微信,還有他的財付通,還有他的電商的兩塊兒業務。微信可以介入微信支付,對接到類似余額寶的產品,也可以接到基金理財,可以來做渠道沒有問題。QQ網購最后可以做小貸,這是整個騰訊的一個思路,未來騰訊最有價值的還是微信,其他的都是輔助發展。
阿里:
接下來我們看阿里,他一個是支付寶,一個是阿里小貸,阿里小貸又稱阿里信用貸款。支付寶是個信用賬戶,他現在把支付寶錢包已經占據了,阿里完成整個在移動點的布局后,他以后能做的事情還是很多的。
京東:
接著我們說京東,京東我覺得他還是蠻有機會的,因為不管說他B2C供應鏈基礎的能力,他在B2C占到50%的份額,這個市場是其他人沒有占過來的,阿里和騰訊占不掉他,這是他現在做互聯網金融的一個基礎。現在這個京東的供應鏈情況,他上面賣家的量還是很大是2000的供應商和渠道商。
京東現在最厲害的是他的物流在自己的手上,入庫單在自己手上,什么意思呢?就是一個供應商,一個月在京東能賣500萬,一年跟京東簽的單子的是1億,只要每個月做1000萬的貨,當月就可以從京東貸1000萬回來。因為入庫單來做金融。整個京東通過結算端來做貸款,他起的額度80萬到110萬,你想象入庫端的話就是幾千萬甚至上億都是可以有的。
百度:
百度在PC端的搜索占70%以上,這是百度的一個很大的優勢。那么百度現在也在做移動端,百度他一個是圍繞他的這個生態,做這個搜索引擎、做流量。他也有百度小貸面對中小企業,金融知心面對金融客戶,百度理財面向所有用戶。百度百發這個產品出來后,給人的感覺就是,互聯網公司真的是有錢。互聯網的免費是什么樣的,我貼錢給用戶,百度貼了4000萬吧,他贏得了什么?第一個,對百度來講他贏得了最重要的是有了自己的金融賬戶體系,百度以前是沒有這個賬戶體系的。另外一個,他這個砸出去的4000萬,就算是做廣告費也是很值的。百度先做了這個倒貼,那么他引發了其他互聯網公司也紛紛來倒貼,比如說網易,接下來還會有車貸、房貸,還會很多。我們都非常歡迎大佬們來補貼我們,我覺得接下來幾年互聯網金融的產品都是可以買的。
當然,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的沖擊,最突出的是對客戶的沖擊,商業經營必須有固定的客戶群,而不同的互聯網企業也都各有高招,比如騰訊用即時通訊工具QQ黏住客戶,網易用郵箱黏住客戶,搜狐用娛樂、體育等產品黏住客戶,而新浪的強項則是為名人開通自媒體,這是傳統報紙能做到的嗎?互聯網時代的新聞門戶僅僅靠提供新聞肯定是不行的,而人民網、新華網等傳統新聞企業轉型來的新媒體之所以做不到四大門戶那么大,關鍵還是缺乏黏住客戶的手段。同樣互聯網金融也是一樣,阿里巴巴,淘寶本身就有大量的客戶,這些客戶既包含他們平臺上的電商,也包含網購用戶,這些客戶就是阿里集團做互聯網金融的基礎,而傳統銀行即使轉型做互聯網,也沒有哪個具備能黏住各類客戶尤其是年輕客戶的優勢。
互聯網金融不是技術導向的,而是消費者導向的,如今的互聯網就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電子商務已滲透到人們生活里各個角落。智能手機伴隨著我們穿行于大街小巷,我們時時刻刻都在處于網絡社交之中,這就是今天我們的日常生活所發生的變化。消費者的習慣就是市場,而市場就是互聯網金融的基礎。面對著這樣的變化,銀行已逐漸不能夠滿足未來客戶的需求,現在人們更喜歡足不出戶,一切事情通過網絡完成。在這強大的互聯網金融攻勢面前,傳統銀行靠改變盈利模式、調整業務結構、改變客戶基礎、改善服務水平、建立和引入新的信息管理系統等應變,或許可以穩住一部分市場,但傳統銀行沒法給人提供全新的網絡化生活方式,而這只有互聯網企業能提供。現實就是這么殘酷,現在要的是全新的商業經營模式,而非舊有模式的修補或延伸。
數據顯示,阿里小微信貸的貸款不良率為0.87%,低于我國銀行業0.96%的平均水平。有報道稱,供應商利用京東供應鏈金融平臺獲得融資的資金成本為每日0.019%,相當于7%的年化利率,遠低于同類銀行貸款產品的年利率。互聯網金融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依靠的就是其大數據、大網絡的科技優勢。有了金融大數據的支持,就可以針對不同的用戶提供他們需要的產品,無論是百度金融中心理財平臺支持推出的兩款金融產品,還是支付寶的余額寶,都是對用戶需求的一種應對。互聯網金融能根據海量網民的搜索,捕捉大眾用戶的金融需求,以定制化產品深入80%的藍海理財用戶,而傳統金融業主要賺得還是20%富人的錢,因為很多傳統金融的理財都有一個不低的門檻約束著用戶的參與機會。另外,通過互聯網技術,通過大數據、云計算去識別風險,管理風險,能更有針對性,能更好地為小微企業以及消費者的金融需求服務,而傳統金融企業至少目前卻不具備這樣的數據優勢。
從銀行傳統業務角度看,當下是互聯網金融主要有第三方支付、網絡信貸、網絡理財三大部分,這三項也是傳統銀行的核心業務。如果說支付寶的網絡支付讓傳統銀行業領教到什么叫“沖擊”的話,那么余額寶的網絡理財則讓傳統銀行業領教到了什么叫“危機”,這種沖擊就是金融脫媒,也就是隔絕了客戶與銀行的聯系,比如余額寶正好卡住了銀行資金來源的咽喉,切斷、截流了相當一部分銀行活期存款來源的渠道,正在動搖傳統銀行的基礎和根本。網絡信貸也必將分掉銀行很大一部分信貸份額。
這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銀行業的深遠影響還只是剛剛開始。
互聯網金融的蓬勃發展,對貨幣供應的結構和貨幣政策將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央行2014年1月15日發布的2013年統計報告顯示,2013年年末,廣義貨幣(M2)余額110.65萬億元,同比增長13.6%,分別比11月末和上年末低0.6個和0.2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余額33.73萬億元,同比增長9.3%,比11月末低0.1個百分點,比上年末高2.8個百分點。全年人民幣貸款增加8.89萬億元,同比多增6879億元。12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4825億元,同比多增279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金融脫媒的大趨勢之下,中國社會融資結構出現了變化,即銀行信貸占比呈現比較明顯的整體下降趨勢。
以人民幣貸款為例,2002年的占比為91.9%,2003年降為81.1%,從2004年至2009年,一直在60%至79%之間變化,但整體呈下降趨勢;2010年迅速降為56.7%,2011年為58.2%,2012年則降為52.1%,2013年下降到51.4%。銀行信貸占比減少的背后,是非信貸類融資的大幅增長。委托貸款、信托貸款等迅猛發展,在社會融資中的占比都分別達到10%以上的比重。尤其是在國內收緊信貸之后,各類創新的融資方式大量涌現。
這種背景下,2014年將靈活運用各種流動性管理工具,使貨幣條件既不太松也不太緊,進一步改善金融資源配置,盤活存量、優化增量,整合金融資源支持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發展。尤其在2013年年中、年末兩度發生“錢荒”和利率大幅波動的背景下,央行將遵循“既不太松也不太緊、保持適度流動性”的政策思路。
隨著利率市場化加快、規模持續增長的理財產品以及互聯網金融產品將繼續提升銀行的負債成本,銀行的風險偏好將會提升,爭奪資金的大戰在2014年仍將不斷上演。
由于國際國內經濟的不確定性較多,因此2014年央行貨幣政策面臨空前的壓力,2014年去產能化壓力比較大,高企的市場利率,對實體經濟的影響比較大,如果資金價高量緊,那么結構轉型的總體金融環境就更狹窄。此外,金融體系本身也需要化解表外風險,化解影子銀行的結構性風險。
另外,2014年中國宏觀經濟承受的壓力過于集中,如果市場預期變壞,對中國的未來信心變壞,再扭轉過來就十分困難了。比起由于貨幣政策過緊導致局部泡沫破裂,貨幣政策面對互聯網金融時代來臨的變數增多有新挑戰。互聯網金融的蓬勃發展對貨幣政策的影響是深遠的,而且才剛剛開始。
結束語:互聯網金融的未來到底是什么樣,為什么小米三年超過了聯想,有100億美金的市值,每年有二三十億人民幣的利潤。是有了移動互聯網,有了互聯網金融,有了互動商業革命。美國都沒有這么快的,因為美國的商業環境非常好,商業鏈條非常完善,顛覆不是那么強。
在中國所有的商業鏈條不完善,整個金融行業也都害怕支付,現在賣保險、賣基金的都在網上。以前所有企業是從產品到營銷,所有的公司是有產品去做營銷,當互聯網金融出現后,因為移動互聯網和電商突然發現有叫用戶的人,有叫關系的粉絲,比如說用友做了30年公司,30億銷售額,大家有30萬用戶,只有產品和營銷,用戶跟它沒關系。在移動互聯網里面沒有一個“米粉群”,雷軍是有“米粉群”的,由產品直接到營銷跨越了兩個階段,通過網上賣的東西,別人把所有的資料都給你,并且支付的賬號也給你了,你可以進行大數據來分析,你做了來往以后你有一個粉絲群,可以看到米粉的狂熱,跟用戶一起開發和成長。
所以,互聯網金融顛覆和改變的不僅僅是金融行業,運用互聯網金融工具可以顛覆和改變所有的行業,進而推動中國的所有行業全面轉型升級,打造中國經濟的升級版。
宏皓教授是全國總裁班開班第一課王牌主講人,是對企業、政府、銀行、家庭講授金融全產業鏈綜合課程導師,是講授民間金融轉型升級國內唯一專家,是講授房地產企業轉型發展導師,是目前企業投融資管理和資本運作課程最具權威的教授,也是國內目前唯一給銀行高管講授金融創新轉型升級課程的實戰專家。
金融學家宏皓最核心課程:
1、《政府、企業資本運作與投融資方法》
2、《宏觀經濟形勢分析與銀行金融創新》
3、《房地產行業發展趨勢及轉型升級》
4、《民間金融轉型升級應對策略》
5、《地方融資平臺融資模式與金融創新》
6、《經濟、金融環境分析及投資策略》
7、《十八屆三中全會政策解讀與企業應對策略》
8、《互聯網金融對銀行的影響和創新應對》
宏皓——著名金融學家﹑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會長、中國金融智庫首席金融學家、融資專家,北京交通大學客座教授、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政府、上市公司金融顧問,中經產業基金理事會秘書長,央視網財經評論員。是中國目前首位指導各地政府產業投資基金的建立及運作,幫助地方政府用金融創新搭建多元化的投融資平臺實現轉型升級的金融實戰專家。被社會廣泛譽為:投資大師,中國私募基金之父。
更多2014年最新課程及視頻信息請關注宏皓新浪博客:
請大家關注金融學家宏皓微信公眾平臺,搜號碼:honghaojiaoshou,或者查找公眾號:宏皓話金融。更多實時資訊與朋友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