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亮劍》這部電視劇,除了那個性鮮明的人物描述,大時代背景下革命豪情讓我感動。給我最多的啟示還是來自于對管理的啟發,從中挖掘出許多適用于現代中國企業管理的理念和方法。
李云龍如何凝聚和建設的團隊
李云龍本來已經通過自身的努力建設起一支很有戰斗力的團隊----新一團,因為戰場上抗命,雖然勝利了還是被免職擔任被服廠廠長。故事描述的恰恰是他接手一個戰斗力低下,剛剛打了敗仗的獨立團開始。李云龍新官上任第一件事情是什么?帶上300套新軍裝去給自己的部隊,雖然越權,但證明了他一開始就把自己當成獨立團的人,放在管理團隊的說法就是首先就是角色完成轉換,態度發生轉變,團隊管理者首先要學會融入團隊,怎么融入,最好的辦法是給團隊切身處地為團隊需要的利益著手,給團隊成員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
新官上任第二件事情就是挽留孔捷擔任他的副團長,這點充分體現了李云龍的領導智慧,道理有三條:第一,管理是一種控制。管理者對下屬的有效控制范圍最多7—8人,一旦人數超過,控制就會失效;獨立團1000多人,李云龍一個團長能管多少,所以當團長只要控制好副團長、參謀長、三四個營長,再通過他們控制全團就行了!第二,收買關鍵干部的人心。孔捷這時候正處于職業生涯最低潮的時候,他內心希望是在哪里跌到從哪里爬起,但軍法無情;可就在這時候,新上司老戰友李云龍直于向上司求情,力爭保住他留在獨立團戴罪立功,這無疑是一種雪中送炭之舉;在今后的共事過程中,李云龍與孔捷之間不僅僅有上下屬、同志戰友之間的普通感情,而是有一種深深的惺惺相惜,知恩圖報的情義,這種團隊氣氛更有利于合作;李云龍通過收買孔捷從而贏得了整個獨立團的信任。第三,激勵士氣。李云龍用了三步曲,第一步請領導訓話,先通過批評激發士兵的恥辱感,第二步通過賞臉喝酒激發士兵的不服輸和勇氣,這時候士氣怒火中燒,最后李云龍用了一句“狗走千里吃屎,狼走千里吃肉,我們就是一匹餓狼,不但要吃掉鬼子的肉,還要嚼碎鬼子的骨頭,獨立團就是野狼團,碰到鬼子就是改善生活的日子”這么簡單樸素但具有煽動力的話,讓士兵明白只有打勝仗才能揚眉吐氣,才能堂堂正正地做人,三招孕育了火山爆發前的動力。
李云龍鍛造卓越的個人領導素質
什么是領導力?如果說管理是一種控制,那么領導就是一種影響。李云龍之所以能帶領出一支高效忠誠的團隊,其實就是以身作則去影響了每個成員。
李云龍領導素質第一條----絕不放棄任何一個弟兄
《亮劍》中有三個場景反應出李云龍不放棄任何一個團隊成員,場景一就是剛開場獨立團被日軍包圍時候,他帶領一支部隊沖出包圍圈,可一營長卻被鬼子重兵包圍,李云龍知道沖回去可能全軍覆沒,但他還是帶兵沖回去救出一營長張大彪,他說了“自打我們團成立以來,從來沒有丟下過任何一個弟兄!”場景二是解放后段鵬因戀愛問題被開除出軍隊,李云龍公開抗命挽留和保住段鵬;場景三最極端,為了替被土匪謀殺的和尚報仇,他帶領部隊違抗軍令剿滅土匪。從他的上級來看,李云龍又抗命又莽撞,但從下級來看,能跟上這么一個心里裝著下屬安危,為下屬拼命的領導就算搭上性命都值得,中國人經常講:“士為知己者死”,下屬把李云龍引為知己。
李云龍領導素質第二條----犧牲小我利益,重視大局利益
李云龍為救老婆組織部隊打平安縣城,當部隊攻堅到最后階段,日軍把李云龍新婚妻子秀琴拿出來當談判籌碼,要求停火15分鐘,意圖是組織防守力量。可李云龍卻下令炮轟縣城,這意味著既消滅了鬼子也殺害了自己的老婆,這與他當時打縣城的初衷違背,可為什么這么做?他自己說出理由:“戰場上1分鐘決定勝負,我不會為自己老婆的生命犧牲戰士的生命。”從個人角度,失去老婆是最大利益損失,但這個損失卻能挽救成百的人生命,大局利益高于個人利益。試想一下下面的士兵知道自己的團長為了士兵的生命而不要自己的老婆的生命,在今后的戰斗生涯,誰還會貪生怕死。
李云龍領導素質第三條----視自己的責任為生命
人生四大喜事,其中以“洞房花燭夜”為第一,但李云龍在洞房之夜還不忘去查哨;因為他沒有忘記自己是團隊的第一負責人,即使在新婚夜也不忘自己的責任,而這種盡責恰恰挽救了他逃過一劫。
李云龍領導素質第四條----敢于破常規做事
李云龍在做出打平安縣城這一決策,的確是打破常規,這本是個沒有任何上級指示的戰爭,卻牽一發而動全身,打響了整個晉西北,也開創了中央軍、晉綏軍和八路軍的縱深配合作戰的新局面,把鬼子打得潰不成軍,很是痛快。平安縣戰爭結束后,李云龍去醫院里看望趙剛,趙剛性格沉穩、中規中矩、不輕易冒險,和李云龍這個土八路在一起反差很大。趙剛坦然如果他沒有負傷肯定會阻止李云龍去攻打平安縣城,因為那場戰爭既沒有得到指揮總部的批準,又沒有十足的把握,更沒有常規的戰術安排,這樣我們也就不會看到如此精彩的戰役了,所以這讓他開始反思他和李云龍團長之間性格的互補和不足。
其實在企業管理中也是這樣,任何的冒險和嘗試都會有風險,企業初創時期的種種挑戰和嚴峻考驗就如同戰場中一樣,既要考慮在穩中求發展,更要尋求各種機會,突破自己,打破常規,出奇制勝。不同性格的相互互補,在團隊中各盡其職,更要相互理解,創造最佳合作結果。在結果未定之前,一切都不是定數。我想李云龍也并不是在打無把握的仗,鬼子特種部隊摧毀獨立團指揮中心后的殘忍和無恥只是一個導火線,引爆了他積蓄以久的作為一個中國人的仇恨和一個軍人的使命要求,他實際上已經估計到這樣的戰爭一旦打響后可能發生的狀況,也預測到友軍的支援可以幫助到他。風險會有,但為了妻子和民族大義還是值得一試。在市場機會和挑戰面前能夠敢于冒險和嘗試,并鼓勵員工去應對激烈的挑戰,為企業謀求發展。
解放后李云龍被任命為某軍代理軍長,在接受南京軍事學院學習安排中,和晉西北的鐵三角另外兩位軍長孔捷、丁偉一樣對這樣的學習嗤之以鼻,再加上教員竟然是他在戰場上的國民黨俘虜,無論是從實戰經驗還是戰爭成績來看,都遠遠不及自己,因而更加抗拒學習所謂的軍事理論,在學校制造了一個又一個的麻煩。然而真正學習后終于發現原來自己引以為豪的戰略戰術思想其實在古人的兵法書中都有記錄,并更為系統和全面,總惦記著自己的赫赫戰績的他把視野放到國際范圍后發現了更多讓他激動的戰爭。實際上李云龍確實是個天生的軍事家,雖然沒有過多的理論熏陶,但自己獨特的思考視角和思維方式在一旦系統地學習理論后有價值的想法會一發不可收拾地迸發出來。
最后一點和企業管理相關的得從李云龍的畢業論文說起。事實上很早他們也在思考為什么國民黨軍隊有優良配備,也有楚云飛這樣的優秀將領領導,為什么總是打不過解放軍的部隊呢?把眾多原因分析完之后,最大不一樣的就是部隊的作戰意志和精神吧,這也是李云龍的論文主題以及這部劇的主題——亮劍精神。在企業中,也就是企業文化。企業文化究竟對企業的發展起到多大的作用,看完《亮劍》就會有深刻體會,它可以讓一個團隊爆發出強大的戰斗力,讓每個成員擁有撼人的拼搏精神,即便知道對手強大,也要“亮劍”,在最危急的關頭用凝聚力和向心力引領著企業度過難關,每個難題面前幾乎所向披靡,最終實現企業的健康發展。而企業文化的形成至關重要的人物會是這個團隊的創始人,創始人性格、素質將決定著企業文化的基礎,這也是軍人們常說的“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記得南大的陶向南老師也曾說過類似的結論,對于一個企業來說,創始人的素養和思想很重要,會影響企業未來的發展路徑。簡單來說如果這個創始人想把企業做成百年企業,那么企業十有八九就會是百年老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