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萬物間均有內在聯系,均在自我地進行調整,以達到平衡態。從客觀而言,由于宇宙總在自控調諧,即使不掌握此規律,也可以達到平衡態。然而,換一角度看,自控調諧并不等于消極等待,若能掌握運行總趨勢,有意識地運用規律,進行局部調整,則必將受益無量。
太極圖完整地表示出了“法于陰陽”,“陰陽互根”,“陰中有陽,陽中有陰”,“負陰抱陽,負陽抱陰”,“孤陰不生,獨陽不長”,“質量互變”,“因果”,“中成極反”,“蛹動前進,螺旋上升”,這些都是事物發展的基本規律,此外,旋極圖中的陰陽臨界曲線,還反映了一條重要規律,即道法自然,大道自然。任何事物發展都有自已的運行軌跡,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我們只能循著客觀規律,把握規律,按規律運行,違反規律,必受懲罰。太極圖中的陰和陽十分對稱平衡,它提示人們:處理問題的原則應該是不偏不倚,以中為度,注意總的平衡和相對的平衡。你看,這個簡單的圖上反映了多少人類認識的精華,多少規律。所以道家才能以此為驕傲。太極圖是有道理的。為什么道家把太極圖標在自已身上呢?道家認為,他們把握了宇宙的運動規律,代表著人類認識的最高層次,通過太極圖這個模式將它們的宇宙觀和方法論表示出來,并引以為自豪,因為這是道家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