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哲學-實踐篇:
論尊重領導、師長、前輩和尊重他人的意義
從今天的我要論述的主題的表象來看,好像是一個有關禮儀的主題。以前的顧問經歷,有多次給客戶進行禮儀方面的培訓,事實上,我在這方面不算是專家,但客戶反饋,卻相當好,我覺得我僅僅是將很多禮儀要求的行為與人的內心進行了系統分析,多問了幾個為什么。
如曾經有學員問,中國的社會制度不是說人人平等?為什么我們應該尊重領導、師長、前輩。
答曰:其實,尊重領導和師長、前輩不是領導和師長、前輩需要,從一定程度和角度來說,是你自己需求。作為高境界的領導和師長、前輩來說,是可以做到通過表象看本質,不因你的尊重看高你,不因你的不尊重而看低你,他是可以還人、事、物以本來面貌,所以,對于你的尊重和不尊重從一定程度來說均不影響到領導和師長、前輩。為什么是你自己需求,當你對你的領導和師長、前輩常懷尊重之心,領導、師長、前輩在與你溝通過程中,你才會放下我執,才會放下自我,進入歸零的心態,進入空的狀態,領導、師長、前輩的想法才會進入你的思維,你也可以進入領導的思維,體會領導的良苦用心。正如:佛教里要求僧眾在佛像面前跪拜,如你懷有崇拜之心,感受佛的救苦救難之心和慈悲之心是如此之宏大和偉大,自己是多么的渺小,從而,放下了我執,放下自我,以至自己全部空掉了,進入零的心態,進入空的狀態,獲得禪定的至高境界。我曾聽一位大師說:佛教中的雙手合十,其內在含義是你偉大,我渺小,十年前我還不太明白用意,現在我才明白佛教的歷代祖師爺的良苦用心。當一個人渺小至一定的程度,就能進入零的心態,進入空的狀態。
同理,尊重他人的意義也是是你自己需求,當我們放下自我和我執,空掉自我,我們發現我們的世界有很多別人知道的事情和樸素的道理,而我們茫然不知,真是人生有限,智慧無限。佛教中有一典故,善才童子五十三參,說善才童子在修行過程中參拜過農民、生意者、妓女、官員等五十三類人。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智慧如此之低,卻如何之自大、自我、狂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