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美期間,我發現一個頗有意思的現象:美國軍人對中國軍人十分尊重。這種尊重不僅僅出于禮貌或者客套,而且的確出自他們的內心。美國人自視甚高,能放在眼里的人不多,為什么對中國軍人情有獨鐘?后來,我發現他們一
遭到恐怖襲擊的法國政治諷刺漫畫雜志《查理周刊》最新一期14日出版,這期周刊延續了一貫的諷刺傳統,封面登載一幅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畫。畫中的默罕默德流著淚,手持“我是查理”的標語牌,上方大標題寫著“
古田會議的成果之一:領袖集團的成熟共產黨的核心力量是斗爭的力量,通過斗爭發現正確的道路、正確的方法、正確的策略,而不是調和、妥協。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朱、毛之間的爭論,沒有前委、軍委之爭,就沒有后來的
1929年1月,在紅四軍前委柏露會議上,決定紅五軍及四軍三十二團守井岡山,內線作戰,紅四軍主力出擊贛南。林彪剛剛擔任團長,初戰順利,下山后便首先殲敵一營,突破封鎖線,不費一槍一彈占領大余。但很快便在小
林彪與彭德懷相較,說勇林不如彭,說謀彭不如林。彭德懷是一團火,一團從里燒到外、隨時準備摧枯拉朽的烈火;林彪是一潭水,一潭深不可測卻含而不露的靜水。“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前半句可形
日本精心策劃了這場戰爭,但礙于北洋海軍,它沒有必勝的把握。伊藤博文首相在豐島海戰后對同僚說,“似有糊里糊涂進入(戰爭)海洋之感”。日本外相陸奧宗光在其外交記錄中也寫道:“…英國亦自始與其他列國同抱最后
中日甲午戰爭,是近代史以至現代史上,中國軍隊與入侵之外敵交戰時武器裝備差距最小的一次戰爭;它又是近代史以至現代史上,中國軍隊敗得最慘的一次戰爭。首當其沖的是多年慘淡經營的北洋海軍全軍覆滅,一切后果由此
自從有人發現美國西點軍校貼出雷鋒照片之后,“美國軍人也開始學雷鋒”之說曾熱鬧過一陣。后來我有機會訪問西點,并與該校畢業的一些美國軍人交換看法,發現情況并非如此。西點軍校有一個例行做法:定期向學員們介
近年幾次訪美進修、講學,發現一個頗有意思的現象:美國軍人對中國軍人十分尊重。這種尊重不僅僅出于禮貌或者客套,的確出自他們內心。美國人自視甚高,能放在眼里的人不多,為什么對中國軍人情有獨鐘. 后來發現
面前有一張表格:1936年底世界各大國陸軍力量比較。 它令我萬分吃驚。當時中國陸軍220萬人,世界第一;日本陸軍25萬人,世界第八。此時距七·七事變僅差半年多一點。 半年以后,世界第一幾乎亡于世界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