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軍迷在網上關注這樣一組圖片,剛剛完成海試的首艘國產航母與近日實現艦載機夜間起降的遼寧艦歷史性同框,同時出現在大連造船廠。
那么,我們離雙航母戰斗群還有多遠?
中國首艘國產航母與遼寧艦的“歷史性同框”
問:最近網上流行一個詞,叫“同框”,意思呢就是和合影是一樣的,但是我個人感覺,同框比合影更能體現出一種激動、驚喜的心情。
最近雙航母同框的消息在朋友圈里都炸開了,可見國人關注度之高,您覺得從國人激動情緒背后反映出了怎樣的期待?
金一南:這是國人對國家民族的自豪感,我國現在的工業制造能力,尤其是大型船舶,包括航空母艦的制造能力,在15年前是難以想象的,幾乎是不可能的,要是在20年前,很多人想都不敢想。
我們第一艘航母“遼寧號”2005年開始改裝,2011年完成改裝任務,2013年服役。從改裝到最后服役的時間大約是八年,而我們首艘國產航母2013年11月開工,2015年就進入船塢組裝,2017年4月份下水,僅用了三年半的時間,這在世界航母制造上是奇跡,速度太快了,讓俄羅斯也嘆為觀止。美國能達到嗎?美國也做不到。我們經常講說國人感到自豪,我們有充分的自豪的理由。
殲-15艦載戰斗機在遼寧艦滑躍起飛
問:所以令國人振奮的不僅僅是我們很快就擁有了第二艘航母,這艘國產航母也代表了我國突飛猛進的發展速度。金一南:是的。我們不要忘記,新中國1949年成立,洋油、洋火、洋釘、洋灰,那個時候,我們什么工業制造都沒有,鋼鐵產量及其薄弱,鋼鐵產量1949年全國平均每人四兩鋼材。現在我們全部的鋼產量加起來六七億噸到七八億噸,如果按照人均,全國每人平均半噸。而航母這種龐然大物沒有鋼鐵工業支持,沒有機械制造,精密儀器、航海的支持是完全不可能的,我們在這么短時間內取得這么巨大的成就,充分值得國人驕傲與自豪。
準備放飛殲-15艦載戰斗機
而國人的驕傲自豪并不僅僅停留在遼寧號和國產第一艘航母,兩艘航母同框,我們驕傲自豪的是什么?
后續建造。后續建造比第一艘國產航母要提升一個量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