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1】
19歲的阿瑞止咳水成癮4年,他的父母都是生意人,因工作繁忙疏于照顧他,于 是以優越的物質條件補償他。就讀貴族學校的他,在一幫同樣有錢無人管的同學誘導下開始喝止咳水。漸漸地,阿瑞的情緒變得喜怒無常且為所欲為,打架、曠課是 家常便飯,最近被父母送來醫院進行專業治療。
【鏡頭2】
小欣今年22歲,4年前因為和初戀男友分手而 郁郁寡歡,夜不能寐。在網上看到吃曲馬多可以讓人忘記憂愁,于是嘗試了,沒想到一吃卻離不開了,一旦不吃便坐立不安、手腳發抖。當意識到自己已經依賴時, 小欣后悔不已,于是嘗試自己戒癮:將自己封閉在房間里不出門,決心熬過戒斷期。然而,關節強烈的蟻爬感讓她苦不堪言,坐立不安的煩躁更是令她無法忍受。堅 持了3天,小欣終于鼓足勇氣告訴父母真相,父母驚訝過后,陪同小欣一起前來戒癮治療。
以上的例子并非個案。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的《2012年國家藥物濫用檢測年度報告》,在監測人群中,年齡在25歲及以下的低齡人群約占初次濫用藥物人群的一半,冰毒、搖頭丸等興奮劑藥物濫用呈上升趨勢,濫用藥物的青少年數量增加趨勢明顯。
武警廣東總隊醫院心理科主任唐記華博士介紹說,青春期的孩子好奇心重,從眾心強,若受到不良誘惑,容易發展到用嗑藥的方式打發無聊時光。而一旦依賴,會 嚴重損傷軀體及心理健康:睡眠不規律、脾氣暴躁、封閉自我、不愿與人交流、興趣減退等,嚴重的還會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癥狀。
更可怕的 是,這些藥物濫用的青少年70%以上會發展為多物質濫用,比如曲馬多、K粉、冰毒、搖頭丸等藥物及合成毒品。家長一旦發現,多會進行批評教育,這些辦法失 效后,親屬們絕望之際會以切斷經濟來源等方式要挾,而這些會讓物質依賴患者陷入破罐子破摔、無法回頭的境地。為此,唐記華博士提醒,若家里有物質依賴患 者,與其一味譴責,不如從以下幾方面給予援助——
1、正確看待物質成癮行為
物質成癮人群是社會中的一類特殊群體,從 醫學的角度看,他們也是病人。唐記華博士介紹說,科學研究發現,物質濫用造成的一系列依賴癥狀是有生物學基礎的,大量的物質濫用會造成大腦結構和神經遞質 的改變,而大腦結構和神經遞質的改變會改變我們的認知、情緒和行為,這就是為何我們常常看到物質依賴的人群情緒變化無常、行為粗暴無情,這并非他們的本 意,更與他們的本性無關。因此,家人需要了解物質濫用患者成癮背后的生物學基礎和心理動機,他們就像做錯事的孩子,需要家庭和社會給機會改正,這種理解是 有效幫助成癮患者的關鍵。
2、科學戒癮最為關鍵
不少成癮者采用自我隔離的辦法,這是難以奏效的,一旦解除隔離,最終 無法抵擋再次濫用。原因在于,自我戒癮需要強大的意志力,而且痛苦難忍的戒斷癥狀不是普通人可以承受的。另一方面,自我隔離的戒癮患者很多家庭關系緊張, 缺乏家人以及社會的支持,加大了成功戒癮的難度,而一次次的戒癮失敗,會嚴重打擊患者的戒癮信心。因此,唐記華博士提醒物質依賴患者及其親友,一定要尋找 正確的途徑進行專業治療。
3、成功戒癮離不開家庭支持
不少物質依賴患者與家庭成員之間缺乏溝通交流,他們往往沒有父 母的陪伴和教育,家庭功能極度缺失,因此他們的生活變得放任和孤獨。他們不僅僅需要軀體上的治療,必須通過重塑家庭結構、修復家庭功能,達到重建人格和價 值觀,以擺脫對有害物質的依賴。此外,一家人共同面對戒癮,在患者戒癮期給予必要的關心、支持和督促,能增強其戒癮的信心,提升戒癮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