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十個女人有八個有痛經的苦惱。痛經指的是女性在經期以及前后,出現小腹或腰部疼痛,甚至痛及腰骶。中醫認為,痛經跟女性月經來潮時發生血脈瘀滯、氣血失和有很大關系,進而“不通則痛”。那么如何緩解痛經?下面我一起來看:
食療方改善痛經:
1、雞蛋當歸姜湯
素材:雞蛋1枚,當歸15克,干姜5克,紅棗15克(去核),陳皮5克,米酒20毫升。
做法:將當歸、干姜、陳皮加水煮沸30分鐘,去渣,將雞蛋打散和米酒紅棗放入藥汁,再煮沸至紅棗爛,飲湯吃蛋棗。
治療效果:主要治療痛經氣血虛弱型:經期或經凈后,小腹綿綿作痛,按之痛減,經色淡、質清稀,面色蒼白、精神倦怠,舌質淡紅,苔薄白,脈虛細。
注意事項:
①、熱盛出血者禁服當歸,濕盛中滿及大便溏泄者、孕婦慎服當歸;
②、陰虛內熱、血熱妄行者禁服干姜,且干姜惡黃連、黃芩、天鼠矢。
2、山楂桂枝紅糖湯
素材:山楂肉15克,桂枝5克,紅糖30~50克。
做法:將山楂肉、桂枝裝入瓦煲內,加清水2碗,用文火煎剩1碗時,加入紅糖,調勻,煮沸即可。
治療效果:具有溫經通脈,化淤止痛功效。適用于婦女寒性痛經癥及面色無華者。
3、紅棗桂圓飲
適合氣血虛弱、寒凝血瘀的女性,可以在經前、經行時準備10顆桂圓、五顆紅棗,然后放到鍋里,再倒入500毫升的清水,用大火煮滾后轉小火熬煮15分鐘熄火,趁溫熱飲用,對緩解痛經有幫助。
4、紅棗玫瑰飲
適合肝郁氣滯者,這類女性平常壓力大,常有經前頭痛、乳脹明顯等癥狀。可準備干燥玫瑰花5朵、山楂2錢、紅棗3枚,然后先把山楂、紅棗放入鍋里,再倒入1000毫升的清水,用大火煮滾后轉小火熬煮約10分鐘熄火,加入玫瑰花悶5分鐘即可,溫熱飲用。體質偏寒、容易泄瀉的人不宜使用玫瑰花,但可以把玫瑰花5朵改成益母草10克。
按摩緩解痛經:
在經前可按壓三陰交、太沖等穴位以疏經緩痛。其中,三陰交穴為婦科要穴,同時也是改善痛經的第一大穴,平時也可多按摩,有助于疏通盆腔氣機。三陰交穴在脾經上,位于腳踝內側上三寸處,靠近脛骨內側后緣的地方。
按摩太沖穴具有調理氣滯的作用,經前常乳脹、頭痛的女性可按壓這個穴位舒緩癥狀,太沖穴在肝經上,位于腳背第一、第二趾縫上,大約一點五寸的凹陷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