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要持續穩定發展,建立有自己特色的營銷制度是關鍵。目前適合中小企業的營銷策略有如下幾種:
1、市場細分,夾縫經營策略
一方面,中小企業規模小,競爭實力弱,不能與大企業面對面“碰撞”;另一方面,它又機動靈活,適應性強,適宜采取拾遺補缺,夾縫經營戰略。采取這一經營戰略,關鍵是要找到中小企業經營上的補缺或拾遺的空間。所謂拾遺,即尋找市場上被大企業忽視或沒有提供足夠有效服務又具有開發價值的市場空白。一個理想的市場補缺應具備以下幾方面條件:具有足夠的規模和一定的開發潛力;大企業或競爭對手忽視或不夠重視,中小企業又有足夠的資源和技術能力來開發;補缺市場上的產品壽命周期較短,生產工藝簡單,投資少,見效快。由于補缺市場的容量有限,同時可能會遇到其他企業攻擊,因而經營風險大。中小企業必須接連不斷地創造開發新的補缺市場,依靠多種補缺減少經營風險,增加盈利能力和生存機會。
2、集中優勢,產品差別化策略
中小企業資金有限,無法像大企業那樣進行大批量生產,并通過公關、廣告宣傳等促銷手段或低價格戰術等來占領市場。中小企業的特點比較適應小批量多品種的生產,所以中小企業應將市場定位在個性化、獨特化的生產領域,盡量實現產品的差別化和高級化。對能有效發揮企業特長的市場空間實行重點投資,密集型經營,走專業化經營道路,提高市場占有率,同樣可以取得經營的成功。
3、充分利用外部銷售網絡
大型企業憑借其雄厚的實力,可以建立起遍布全國甚至全世界的龐大的銷售網絡,來向市場推銷其產品。中小企業受實力所限,往往沒有自己的銷售網絡。所以,對中小企業來說,需要借助企業外部的銷售網絡,如傳統的批發商和零售商,或通過與大企業的分包,借助大企業的銷售網絡來銷售其產品,這種充分利用外部力量來進行銷售的方式,有利于中小企業提高銷售量,降低銷售成本,并實現銷售渠道的多樣化。
4、聯合銷售策略
目前,激烈的市場競爭使越來越多的企業由原來的敵對走向合作,大企業之間通過聯合銷售的方式,達到雙贏的目的。其實,中小企業之間也可以采用聯合的方式進行銷售。這種聯合的主要形式是某種松散型的組織體,組織體內的中小企業以合同為紐帶,在市場營銷中的各個方面展開合作。采用聯合銷售使中小企業的資源得到合理配置,有利于中小企業突破自身能力的限制,以較少的資金和較短的時間形成較大的銷售能力,縮短了產品流通時間,提高了銷售效率。但由于聯合銷售是一種松散型的組織,這就要求聯合體中的各企業間要以合同為依據,在自律及相關的法律、法規的約束下,使其中出現的糾紛或問題減少,以保證聯合銷售走上正常、健康、聯合體內的各成員互利互惠的道路。
5、“寄生”營銷策略
中小企業可依附大企業,借勢生存。目前的OEM(業務外包生產)方式是大企業與中小企業之間合作的主要方式,即小企業接納了大企業轉移出的部分產品生產線,在大企業的技術指導與質量監督下,其成品以大企業的品牌包裝進入市場。而大企業也可將智能和資源集中于自身的核心競爭優勢上,并獲得范圍經濟與規模經濟。同時小企業也能集中力量生產某項零部件,走專精優的道路。
綜上所述,我國中小企業應該在自身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不斷變化的過程中,冷靜分析自己的優勢與弱點,善于抓住機遇,并利用我國出臺的有利于中小企業的法律、法規,選擇適合的營銷策略,真正使中小企業在市場營銷方面煥發出“小而美”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