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以人為本”
近些年來,"以人為本"逐漸成了眾多企業和企業家的口頭禪,但到底何謂以人為本,以人為本在不同的企業中有著怎樣不同的內涵,以及怎樣才能算是以人為本,并不是每個企業都能給予明確的闡釋和界定。
誰以人為本?
"以人為本"四個字本身是缺乏主語的,它并沒有明確說明,是誰以人為本,因為既可以說企業以人為本,也可以說老板以人為本,管理者以人為本,還可以說企業的產品或服務以人為本。
從本源上來講,以人為本實際上是"人本主義"的一個命題,而"人本主義"又是針對"資本主義"而提出的。眾所周知,早期的企業都是以資本為中心建立起來的,資本的不斷積累和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是企業謀利的最主要手段,再加上資本的相對稀缺和勞動力的相對剩余,人在企業中的地位就必然是從屬于資本的。與此相適應的管理也是以"資"為"本"的。然而,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進步,尤其是20世紀50年代以后,企業越來越清楚地認知到人對企業生產率以及利潤目標的貢獻,"人力資本"概念的提出更是將企業中的人提升到比物質資本更為重要的地位上來。逐漸地,"人本主義"在企業管理理論中占據了主導地位。
由于作為人力資本載體的人不僅僅具有生產性,同時還具有社會性,以人為本的管理方式也就應運而生了,其核心是:對企業中的人應當視為人之"本身",而不僅僅是作為一種資源。由此我們不難看出,以人為本之"本"實際上是一種哲學意義上的"本位"、"本身"之意,它是一種從哲學高度產生的對企業自身性質的再認識。
附:孫軍正老師簡介
孫軍正老師,集團執行系統(6P)創始人,中國執行力研究院院長,中國執行力十強講師,國務院軍轉辦特聘講師,著名實戰派管理咨詢專家,北大、清華等高校客座教授,富士康、海底撈等知名企業管理顧問。他在任職格蘭仕副總裁與TCL人力資源總監期間,通過打造集團執行系統(6P),確保了公司長期持續快速發展。他首創的“集團執行系統(6P)”已導入2897家企業。他的培訓具有深刻、震撼、激情、實戰的風格,因能達到“現場學習,現場訓練,現場結果”的效果。培訓滿意度在98%以上。其著作廣泛影響中國企業界,著有《總裁戰略智慧》《解放軍執行力》等具有影響力的書籍。
孫老師專家團項目:21天執行力訓練營;90天執行力訓練營;365天執行力訓練營
孫老師主講課程:總裁執行突破、執行力系列課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