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實戰紅色管理創始人、中國紅色管理研究院院長孫軍正指出:一流企業做文化,二流企業做品牌,三流企業做產品。在今天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文化是成功企業不可缺失的先決條件。企業文化在企業社會群體中起著兩個方面的作用:一是創造企業的“經濟人”,實現企業的經濟效益;二是塑造企業公民的“文明人”形象,實現企業的社會效益。這兩個方面的作用也就是企業運作的根本目的之所在。建設怎樣的企業文化,這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首要問題,也是基本問題。建設我國企業文化,必須具有中國特色;必需繼承和發揚黨在各個歷史時期養成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其中包括井岡山精神優秀文化遺產。
井岡山精神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產物。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在極其嚴酷的環境下,靠獨立自主、艱苦奮斗搞革命。井岡山精神就是在井岡山斗爭時期形成的,就是革命根據地的共產黨人和革命軍隊養成的自力更生、艱苦創業、拼搏向前、不怕犧牲、勇于勝利的精神。這些精神是革命戰爭年代黨和人民克敵致勝的法寶,是一筆珍貴的精神財富。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商場,如同戰場,把井岡山精神運用于企業的管理之中,這是企業在競爭中,發展自己的重要法寶。
我們不能不看到目前市場經濟還不發達,企業管理水平低的這個現實,不能不想到發展市場經濟,建立完備的市場經濟體制的艱難。因此,在我們企業文化建設中,不能不強調弘揚艱苦奮斗、開拓進取的井岡山精神。
企業的營運特征,已經不再是傳統計劃體制下的政府包資包辦,而是靠企業本身自力更生、自主建設、自我發展。企業的創設過程是一個自行籌集資金的艱苦創業過程,這正象當年革命根據地的開辟一樣,從無到有,形成規模。企業完全自主經營,它的生產、銷售等一套管理決策的制訂和實施都是企業本身的事,責權明確,并以自己的全部財產對其所欠債務承擔有限責任。因此,企業的經營管理需要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共同努力、艱苦創業。從這個意義來說,企業發揚井岡山精神顯得尤為必要。市場經濟是一種競爭至上的經濟,每個企業都將接受“適者生存、優勝劣汰”規則的洗禮。因此,企業全體人員在市場經濟中要有競爭意識、風險意識、憂患意識,要樹立與企業共存共榮的觀念,要有責任感并能主動地去工作,要有服務和奉獻精神,要敢于在競爭中取勝。只有這樣,才能把虧損企業搞活,把效益好的企業搞得更好,使企業立于不敗之地。
對于企業來說,既要抓好經濟效益,又要注重社會效益,亦即企業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齊頭并進。這是企業運作和存在的根本意義之所在。建立優秀的企業文化,是實現企業運作目的和存在意義的根本手段。企業文化建設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適應企業精神文明建設的要求,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企業公民,提高全體員工的思想道德素養和科學文化素質。因而,弘揚井岡山精神,不僅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井岡山精神主要內涵之一的艱苦奮斗精神,是塑造企業新型公民的精神動力。
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弘揚井岡山精神,應該把握哪幾個問題?中國實戰紅色管理創始人、中國紅色管理研究院院長孫軍正認為,首先要把握以市場為導向和以塑造企業公民為導向的經濟價值取向和道德價值取向。企業營運的基本目的是獲取高的經濟效益,但在強調經濟效益的同時,也要強調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并注意與當前實際相適應。既反對只注重物質刺激的企業文化模式,也反對單純注重精神鼓勵的企業文化模式。要教育企業公民樹立遠大理想、信念,樹立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樂于奉獻的精神,同時又不能回到吃“大鍋飯”、搞“平均主義”的老路上去。弘揚井岡山精神不能脫離時代特點和市場經濟條件。要讓井岡山精神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得到新的升華。明確這些問題,在新形勢下弘揚井岡山精神就有一個共同的思想基礎。
其次要把握弘揚井岡山精神必須貫穿于企業創造、營運、發展全過程中,不能只搞一陣風。要經常性地向企業員工“灌輸”艱苦創業思想,使他們認識到弘揚井岡山精神是企業內在的必然要求,與企業命運、個人命運和利益休戚相關,因而樂于拼搏、奉獻。當然,我們必須避免那種空頭說教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要使企業員工能夠得到艱苦奮斗帶來的經濟實惠和其他實惠。我們在企業提倡弘揚井岡山精神,必須有這個物質利益基礎。
井岡山精神是中國優秀文化的精華,是構建企業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在企業制度下,弘揚這種精神非但沒有過時,而且尤為必要,它對于提高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公民的精神文明,推動企業發展,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紅色精神,薪火相傳。為了讓更多人學習紅色管理,歡迎各地培訓機構代理推廣紅色管理系列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