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企業之間的競爭,不是產品之間的競爭,而是商業模式之間的競爭。”——彼得·德魯克
在這個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年代,商業模式的競爭將是企業競爭的最高形態。在移動互聯網領域,這個觀點再一次被深刻地證明。縱觀在移動互聯網產業混得風生水起的企業,無一不是在商業模式的創新方面有著獨到見解和創新嘗試。可以說,移動互聯網商業模式創新關系到移動互聯網企業能否做大做強,關系到移動互聯網產業能否持續健康發展。
UC手機瀏覽器、騰訊微信、新浪微博、小米手機、蘋果App Store、奇虎360安全衛士……看看這些成功的企業和應用,或許它們的成功各有原因,但有一個共同點——商業模式的創新。移動互聯網需求的多樣性、業務的繁榮、平臺的開放、市場競爭的加劇、注重生態系統的建設,使得移動互聯網商業模式呈現出多元化的態勢,許多成功的商業模式也脫穎而出。
蘋果公司構建“終端+應用”軟硬一體化的商業模式,從而打造了具有競爭力的生態系統,使蘋果公司賺得缽滿盆滿;阿里巴巴打造電子商務平臺模式,從而使阿里巴巴成為電子商務的“帝國”;谷歌采用的“搜索免費+后向廣告收費”的商業模式,使谷歌一舉奠定了在搜索引擎界的霸主地位;奇虎360通過專注互聯網安全、實行免費增值商業模式以及打造開放平臺而取得了巨大成功,如今成為我國最大的互聯網安全服務提供商;小米通過注重品牌經營、高性價比手機和互聯網化銷售模式取得了成功;UC優視科技專注于手機瀏覽器市場,向平臺方向轉型,從而成為手機瀏覽器的領先者……
商業模式≠盈利模式
實際上,商業模式是一個內容豐富的概念,它和盈利模式并不是一回事。商業模式的內涵包括但遠大于盈利模式,商業模式是創造客戶價值的企業經營活動的總和,創新的商業模式能使企業獲得更多用戶的青睞,能使企業獲得更好的發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商業模式的創新比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更具挑戰性,它產生的影響是無形卻深遠的。
構建一個好的商業模式,無論對哪個企業來說,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移動互聯網企業當然也不例外,尤其這個領域大家都還在探索之中。不過,總有一些可以把握的原則。首先,一個好的商業模式必須先回答好戰略定位這個問題。所謂戰略定位,就是企業要做什么、不做什么;為哪些目標群體提供服務。概括來說就是“為什么人提供什么有價值的東西”,也就是產品模式和用戶模式,這是移動互聯網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穩住腳跟的基礎。其次是如何打造強大的開放平臺,這是商業模式的核心內容。企業用什么方式打造平臺、提供哪些API開放能力、如何建立良好的生態系統,這是企業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的手段。再次就是營銷模式,在市場中,移動互聯網企業如何擴大自身的品牌影響力,用什么樣的營銷模式推廣和銷售,這是吸引客戶眼球的一個重要方式。最后才是盈利模式,當企業擁有了很多用戶和很大的流量的時候,應考慮怎么把規模和流量轉換成收入,這也是一個優秀的商業模式應該實現的目標。
準確定位、堅持開放是關鍵
商業模式創新是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必然選擇。基于技術、產品之上的商業模式創新是一種核心競爭力,是企業打造長期競爭優勢的保障。移動互聯網企業要打造成功的商業模式,就必須堅持正確的戰略定位,以打造開放平臺為目標,堅持以客戶為中心,注重和強化客戶體驗,構建良好的產業生態系統,充分運用互聯網工具改變企業經營模式,實現商業模式創新、技術創新和客戶體驗創新的有效結合,以營造新的競爭優勢。
打造開放平臺是移動互聯網的一個重要特征,也是檢驗商業模式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移動互聯網時代是“平臺為王”的時代,也是“生態為王”的時代,優秀的商業模式必須將“開放”作為核心,以開放的姿態擁抱產業鏈上的各個合作伙伴,只有這樣,才能獲得長期的持續發展。
好的商業模式最終總是能夠體現為獲得資本和獨特的市場價值,能夠為企業帶來持續的收入增長和盈利。在移動互聯網迅猛發展、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重視和強化商業模式創新更為緊迫。移動互聯網商業模式創新必須充分考慮移動互聯網的特點。在碎片化、個性化、多元化的移動互聯網時代,如何吸引用戶、提高產品用戶黏性成為移動互聯網企業成功的關鍵因素。由于移動互聯網用戶付費習慣尚未形成,廣告投放模式又受到手機屏幕大小的限制,要實現真正盈利尚需一段時間。因此,移動互聯網企業選擇進入移動互聯網細分市場十分重要,千萬不能盲目跟風模仿,而要選擇自己擅長的、具有差異化的、能避免直接與互聯網巨頭競爭、有一定盈利潛力的業務為切入點。筆者認為,可以優先考慮進入手機游戲、O2O移動商務等領域,緊貼這些領域的市場需求開發和運營產品,提高自身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總之,隨著移動互聯網產業鏈開放程度的不斷提升,移動互聯網與云計算、物聯網融合的加快,未來移動互聯網商業模式將是一種更加多元化的商業模式。其實,商業模式的創新沒有定式,只有遵循規律,堅持創新,走差異化的道路,才有可能打破既有的產業格局,才有可能在市場競爭中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