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沒想到,這個來自山村的貧苦孩子,竟在靜水流深、波譎云詭的商業熱潮中揚帆起航,而今,他早已告別“交不起學費”的自卑,涅槃重生,他的商業版圖囊括教育、科技、招商、投資、電商、文化傳媒等眾多領域,大網已鋪,靜待收成。
實體經濟走向何處,五年前已有人斷言,悲觀或者觀望者有之。
有一個人說:“讓我們改變世界。”又或者說,用互聯網的思維去“修正”這個世界。
他叫茍奮林,正是那個在互聯網大潮中不斷撒網又收網的幸運兒。
首先要相信這個時代
似乎很難相信,這個謙卑有禮的教育行業標桿式人物曾被時代重重地按在地上摩擦。9歲那年,父親病了,無錢醫治,釀成一生之憾,山里的窮小子暗暗埋下理想的種子,也許是去外面看看,遍嘗生活之艱辛,也許會有那每一天,他會等來優待。
每個人都有缺陷,就像被上帝咬過的蘋果,有的人缺陷比較大,正是因為上帝特別喜歡他的芬芳。
茍奮林一直相信這個世界,而世界也仿佛格外厚待他。
從工作到辭職,再到創業,茍奮林的英雄人生仿佛被加了兩倍速。2003年,他從上海灘出發,這塊熱土滋養了他的勇氣,短短的三年中,分機構多達十余家。2007年3月,事業發展迎來突破口,他正式成立了自己的教育公司。
即使命運喜歡開玩笑,但是在茍奮林心里,彎道超越的機會總有很多。
北大夢不落,更需終身學習
如果你問他成功的秘訣是什么,也許你只能得到最樸素的真理:始終保持著學習一切的進取心。他本是天之驕子,中考時全鄉第二,高考時與清華、北大擦肩而過,卻因交不起學費,茍奮林黯然了,帶著“村里第一位大學生”的骨氣,放棄了大學夢,去電腦中技學校學習電腦。
也許世界都忘了,它曾如何嚴苛對待這個小小少年,可是茍奮林沒有忘記。
大學夢只是換了一個時間點接著圓而已。除了計算機,他還進修會計和電子商務,終于,在北京大學emab課程結束的那一刻,他的內心旋律終于從抑揚頓挫變成靜水流深。
熱愛學習的人不會被辜負,尤其是在互聯網時代,能者多勞的意思不過是時代附贈的獎賞。
如夢之帆,永記初心不忘
從專注于建立“夢之帆”品牌開始,茍奮林做的就不止是教育咨詢,他心中還有浩瀚星空。他始終記得自己的遺憾,生活窘迫求學不得的遺憾,所以他將自己的創業經驗寫成了故事《社群紅利》,將自己探索多年的互聯網營銷知識傳播開來。
大型會議上,他侃侃而談,作演講報告,倡導自己研究的把脈教育;借助互聯網+,他運籌帷幄,整合資源,將“夢之帆”做大做強;2014年,他榮膺桂冠,順理成章的獲得了中國教育行業優秀企業家的光榮稱號。
但是茍奮林從沒忘記,那個小小的少年,曾渴望讓世界看見他。
宣發:安徽網睿/網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