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下午,2018袁州區鄉村振興與鄉村旅游發展論壇在袁州園的星火農林現代化廠區舉辦。參加論壇的有宜春市袁州區委副書記、區長李曉楚、宜春市旅發委副主任易延玲、宜春市旅發委副主任丁朝科、袁州區委常委、副區長陳偉、副區長陳志軍、區旅發委主任丁曉薇、西村鎮黨委書記晏軍、鎮長鐘學鋒、袁州區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管理辦公室主任楊軍生、袁州區鄉村旅游協會會長黎紹華、秘書長冷躍進,廣州博融智庫股份董事長付廷席、廣州文創董事長饒紅兵、中國營銷創新聯盟執行主席段傳敏、中國商協會合作聯盟執行主席王棡、中國商協會創新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蔣健才、副主席丁明蘭、邱道勇、郭忠等應邀出席論壇并為袁州區鄉村振興與鄉村旅游發展獻計獻策。
中國商協會創新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蔣健才應邀作“五入園模式與產業園區發展路徑”分享。
他指出,以鄉鎮為單位,建設發展現代新型農業特色小鎮,因地制宜振興鄉村,是中國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的重要戰略。決心來自于黨的正確領導,信心來自于新時代中國智慧?!爸菐?/span>+平臺”是一種模式,其中智庫是產學研一體化的產業智庫,平臺是雙平臺。2015年,總書記提出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我們迅速領會精神,積極從非政策層面響應號召,加大投入,加速研發,在不懈的創新和實踐中,總結出“五入園+村集體”的“智庫+平臺”模式,其中“五入園”包含了智庫+服務輸出平臺,村集體是資源轉化與協調平臺,使得智庫與內部平臺對接,內部平臺與外部平臺對接,使得產業鏈、創新鏈和價值鏈高度融合統一。
圍繞“三農”核心,既可以用產業思維思考,催生縱向延伸,形成農業園,重點突出第二產業和生產型服務業;也可以用區域經濟思維思考,催生橫向整合,形成現代田園綜合體,重點突出生活型服務業和休閑旅游業。在不同的地區,可以根據地利優勢,選擇性發展農業園或是現代田園綜合體,亦可以二者并舉。
“五入園”內涵是專家入園、項目入園、人才入園、商協會入園和資本入園。專家入園是切入點,是開端,是對區域進行整體定位、整體規劃;項目入園是推進,根據定位和規劃,配對引進具體項目、簽訂訂單,形成具體經營計劃;人才入園是配套,根據項目引進吸收專業人才、培養人才,具體執行和運營項目;商協會入園是保障,商協會是資源的載體、市場的縮影、產業鏈的集聚和行業標準的聲音,通過商協會入園可以擴張區域品牌,形成可持續發展;資本入園是升級,金融進入鄉村,農業融進資本市場,最終實現整體上市。
他還指出,市場競爭已經開始進入“生態圈”競爭時代,不僅是產品競爭的時代結束了,而且產業鏈競爭也開始落后于時代了。未來產業園區,必然是一個園區就是一個生態圈,不成生態圈的產業園區必將被淘汰。他例舉了廣州TIT創意園,充分彰顯了生態圈的強大活力。
他指出,“五入園”體系自開發以來,已經陸續進入廣州萊迪創新科技園、廣州TIT創意園和中山美居產業園。
他還從中國區域性發展不平衡的角度闡述了相對落后地區如何透過產業園招商引資的新模式,并總結了“高地+基地+腹地”的“飛地”招商引資模式。
他強調,智庫是發展的前提。中國最大的資源浪費就是決策失誤,因此加強智庫建設刻不容緩。為此,他提出要建成現代智庫體系與政、產、園、學、研、融的旋轉門機制。
磨刀不誤砍柴工,蠻干不是務實,智庫不是務虛,只有在“智庫+平臺”的道路上不斷深化,才有可能在現代農業特色小鎮的道路上越走越順暢,才能因地制宜振興鄉村!
蔣健才院長受聘為鄉村旅游產業智庫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