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橙、柳桃、潘蘋果……這些普通的水果因為有了名人的背書頓時變得高大上起來;但業界認為,冷鏈物流可能是瓶頸。
“哥喝的不是咖啡,是寂寞”,“姐品的不是紅酒,是情懷”。如今,這樣的營銷包裝比比皆是,就連普通的水果因為有了名人的背書,頓時也變得高大上起來:褚橙、柳桃和潘蘋果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近年來,隨著食品安全事件頻發,生鮮電商已然被看做是互聯網時代又一個有著巨大發展空間的領域。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生鮮電商交易規模達到130億元,同比增長221%,預計未來3年,生鮮電商交易規模有7倍成長空間。
酸爽甜口的四川蒲江獼猴桃,酥脆爽口的新疆庫爾勒香梨,顆粒飽滿的智利車厘子……每一款生鮮產品的背后,似乎都有一段動聽的故事,引誘著消費者輕輕點擊下單的按鈕。
創意:“柳桃”營銷的全新模式
今年國慶剛結束,中國IT教父柳傳志作客“邏輯思維”,通過60秒的語音向各界人士征旗下獼猴桃品牌的營銷方案。這款號稱是柳傳志唯一背書的農產品,曾在去年年底與褚時健種植的云冠冰糖橙打包為“褚橙柳桃”套裝對外銷售。
在錄音中,柳傳志還特別點名希望口袋通白鴉、雕爺牛腩雕爺、星座漫畫同道大叔、口袋購物王珂及美團網的王興回答。幾位營銷虎將很快就拿出了各自的方案——
一手打造阿芙精油的雕爺表示,如果是自己操盤,最重要的就是把“柳桃”附加個別名:“傳志桃”。他認為,企業家精神的“薪火相傳”,才是“傳志桃”的情感定位、文本之源;白鴉則把焦點放在社交上,他提出可以通過社區關系把品嘗“柳桃”變成一種傳遞游戲:根據傳遞過程展示一張實時榜單,呈現最會傳遞和人緣最好的人。
在廣撒英雄帖后,合共收到了超過3000份提案,這把柳傳志都嚇了一跳。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此次營銷方案的征集,本身就是一次成功的營銷,也是一次互聯網營銷的思維碰撞。
百度指數顯示,即使在去年底搭上褚橙的大船后,“柳桃”的搜索指數也只有361,而此次“邏輯思維”的推廣后,這一數字飆升至1743。
時下,生鮮電商講起故事來都是能說會道:樂視旗下樂生活主推大閘蟹,打著“蟹來自江湖”的名號,攜六大湖肥蟹而來;順豐優選挑起京城荔枝大戰,以“四大花美男”迎戰友商;佳沃農業亦將“初次體驗”與智利藍莓聯系在一起,把賣點落在酸甜的滋味上。
最典型通過講故事一炮而紅的農產品非“褚橙”莫屬——2012年,某網站策劃了“褚橙進京”,將曾經的“煙王”褚時健重新帶入人們的視野。據介紹,當時的主要傳播人群都是了解并尊重褚時健的企業家。他們不差錢,而且還會因為“褚橙”的故事毫不猶豫地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