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 @電商培訓師廖志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jackielzw
農產品電子商務在2013年迎來井噴。對于農產品電子商務來說,這是從草莽向規范化、品牌化、平臺化轉型的一年。
首先是新農人群體崛起,他們活躍在各類社交平臺,成為領域內最具活力的群體,在各類電商平臺上積極推動農產品電商的實踐;其次,各類電商平臺都認識到農產品電商將是下一片藍海,進行了積極的謀劃和布局,各類專業B2C網站更是努力做深做強,欲將多年的積累化為先發優勢;再者,多種農產品在網絡熱銷,“褚橙”、“柳桃”、“潘蘋果”成為了健康與時尚的代名詞,也使得更多的優秀農產品原產地看到了電商的力量,開始積極研發產品上網銷售。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數十萬的草根網商和服務商,依靠他們的創新解決著生產、標準、物流、配送等各種難題,推動行業的發展。另一方面則是近幾年來,人們被培育起來且還在不斷增長的網購農產品的需求,迫切需要得到滿足。
本次《阿里農產品電子商務白皮書(2013)》以阿里各平臺的海量農產品交易和服務數據為研究基礎,對農產品電子商務這一蓬勃發展的新型農產品流通模式進行詮釋,給業內實踐者和相關職能部門的業務發展和相關決策提供參考。
受國內農產品安全環境變化影響,進口農產品成為農產品電商的新熱潮,跨境電商為消費升級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機會,而其高毛利更是激發了越來越多的線上線下零售企業加大引進農產品的力度。截止到2014年春節前,共有來自25個國家的進口農產品在天貓上銷售。
2013年阿里農產品銷售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同比增長112.15%。
其中,淘寶網(含天貓)平臺占97.25%的比重,1688平臺約占2.71%。
作為農產品流通多元化主體中的主力軍,新農人的構成呈現多樣化的特點。新農人從事農產品生產經營活動,主要依托種養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企業、協會等組織載體,而以淘寶網為首的第三方市場化平臺則成為他們電商實踐的主戰場。
基于電子商務的農產品預售模式,對生產者和消費者都不無裨益。當生鮮農產品尚未收獲時就提前在網上售賣,收集訂單后農民才開始采摘、安排發貨,大大降低農產品的庫存風險、生產成本和損耗。消費者由此也能獲得最新鮮、性價比較高的原產地農產品。
農產品電商快遞包裹井噴的背后,是農產品(包括食品)專業物流企業的迅速成長與不斷嘗新。2013年,以菜鳥網絡、順豐快遞為首的物流企業開始在農業領域發力,探索和嘗試各種生鮮農產品的物流及配送方案。
盡管農產品電子商務面臨生產碎片化、冷鏈物流等挑戰。但不可否認的是,專業化的農產品電商服務商正在崛起,未來無線和O2O向農產品電子商務的滲透必將加強。隨著農產品電子商務基礎設施的持續完善,更多創新模式必將不斷涌現。
新浪微博 @電商培訓師廖志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jackie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