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這一年的電商變化,用“大鬧天宮”來比喻還真貼切。面對2013年顛覆式創新的主旋律,“絕地反擊”逐漸成為傳統企業熱議的話題。
在平臺大戰趨向收官之際,橫刺里殺出個微信電商,貓狗大戰的主旋律瞬間切換為與南極企鵝的對攻;大家還沒從雙十一的新紀錄中回過味時,微信的合作伙伴群體已經應聲云集,微生活,微商城,微XX……瞬時間鋪天蓋地。而大約就在兩個月的時間內,微淘、來往、支付寶打通的阿里O2O解決方案已經宣布完成百個實施案例。原本以為可以消停過個春節的,結果繼續鬧天宮,而且更大,阿里出手中信21世紀,微信紅包刷屏新春,京東IPO啟航,聚美優品IPO不幸沒成為頭條,騰訊入股大眾點評……一片混戰,差不多每天一條讓人激動人心或者心驚肉跳的重磅炸彈轟擊著每個人的“天庭”。
2013年,互聯網和電商行業對傳統行業的沖擊和影響已經從肌膚深入腦髓。當小米以估值百億美金的火箭速度沖刺時,大家在驚呆之余細細品味雷軍的七字真訣;而牛腩和煎餅成雙成對調戲餐飲業時,大家想起了“鴻祎教主”的邊緣式顛覆。一時間“互聯網思維”成為最炙手可熱的餐桌話題,似乎老板們不學不講互聯網思維的話,分分鐘就會被掀翻在地,后背還要被踏上一只腳,被人指著說“這就是被互聯網顛覆的對象”。于是乎對“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的高度關注像禽流感一樣迅速傳遍全國大江南北,在傳統行業的老板們一雙雙注視的目光背后,興奮的少,震驚的多;頓悟的少,疑惑的多;踏實的少,惶恐的多。
2014年開局,又是以三條輿論主線貫穿:互聯網和電商界的資本熱戰,特斯拉以汽車行業的小米式營銷推出蘋果式產品,地產界標桿企業也在學習和準備變革。難怪連環創業的教父季琦也在感慨有了“互聯網焦慮癥”。苦心經營,市值卻被后生輕松超越,傳統企業似乎被逐步逼入絕地。是的,當震驚,疑惑,惶恐而無解之后,就只有焦慮了。
這種絕境是普遍性的。我去年在各地講課,從哈爾濱講到廣州,接觸了幾千家各行業的中小企業主,他們對傳統經營方式的前途憂心忡忡,而對主動求變又投鼠忌器,擔心自身能力不足,團隊不好培養,顧慮燒錢無法支撐,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其中還有不少又在幻想有不需要二次創業就可以脫胎換骨,鯉魚跳龍門的竅門。于是用電商,微營銷名義包裝后的“成功學大力丸”再次大行其道。在這股熱潮背后的本質,是傳統企業陷入絕地之后焦慮癥。
焦慮癥不是小企業的專利,中大型企業,管理成熟的企業更加明顯。昨天上午,我們正在實施電商咨詢服務的一家客戶---某時尚飾品集團的董事長成了不速之客,直接跑到辦公室要和我們談談他的絕境。盡管他對我們的實施方案很信服,對我們后續服務的團隊有信心,但是看到令人眼花繚亂的行業變局,徹底暈了:“未來到底會怎么變啊,這么快的變化和節奏,傳統企業能跟上嗎?我們可不是靠風險資本經營的,我們這把老骨頭跟著互聯網企業折騰幾下,會不會散架啊?不搞電商是等死,但是搞不好是自己找死啊!”
我們正在提供電商咨詢的另一個客戶---某明星上市公司董事長,要求明天和楊總面談的主題從原定的“企業電商實施策略”改為“如何治愈互聯網焦慮癥”。要想從絕地中漂亮反擊,就得先從意識和思維上治治病,再談具體策略。
【從互聯網思維到互聯網基因】
互聯網思維心靈雞湯已經煮爛了,只想從實踐中跟企業主們聊聊心里話:
“找風口”-這世界變化快,如果你追不上,那就去等。當你看到雷軍所說的風口時,可能已經來不及了,那么我們就努力判斷未來的方向,在下幾個可能的風口去等。
“盯需求”-人性的需求沒變,商業的本質沒變。移動電商對PC電商在技術,場景等方面實現了超越,更好地順應人性的需求,但是PC電商沒有解決好的很多商業問題,在移動電商時代也不是僅靠技術能解決的,還要回到基礎的商業層面。
“磕產品”-專注自己的產品和服務,不要被眼花繚亂的模式和營銷手法帶偏了。我們相信產品是基數,營銷是系數,服務是指數。電商和互聯網的本質不是讓大家離開產品根本去玩花拳繡腿,恰恰相反,凡是能做大的生意都是有極致產品做基礎的。只不過,產品的“極致之處”,不同的人視角不同而已。平臺本身也是產品,電商時代最關鍵的不應該是運營總監,而是產品經理。
“刷ROM”-隨時做好自刷ROM的心態準備。這個時代是在倒逼經濟活動的所有參與方和要素向效率更高的方向優化配置。你喜歡也罷,不喜歡也罷,趨勢如此,與你無關。與其焦慮,不如自刷ROM,與其等待顛覆,不如自主改革。
【蘇寧自刷ROM】
回想春節上班第一天,我應邀去蘇寧云商給總裁辦得高管和各大區經理講電商課程,并探討蘇寧2014年的新戰略。上次在蘇寧討論新10年戰略是在2012年,轉眼兩年過去,蘇寧云商這個零售業王者也正在以氣吞山河的決心和魄力進行互聯網化的轉型。對比兩年前的戰略,今年的調整更加落地、具體和踏實。張近東董事長用“三效”的原則重新詮釋了蘇寧的互聯網思維。這是一個“絕地反擊”的態勢和決戰決勝的勇氣,這是一個自刷ROM的心態。說到這里,我們的大會主題就是“絕地反擊”,我衷心地希望蘇寧的轉型之路能走通,走好。因為,蘇寧真正的敵人其實不是別人,而是原來的自己。
說到底,真正的互聯網大戲不是BAT的稱王稱霸,而是各行各業的思維上的自我覺醒和行動上的絕地反擊。面對今天要能搏殺,面向明天要有準備,面向后天要有思考。人間大道是滄桑,這些搏殺究竟能否給行業帶來更多正能量,能否給商家帶來新選擇,能否真正迎來新的商業文明。這才是歷史向前真正能夠沉淀下來的結論。
要知道以上的幾句話能否成為藥方,還請您蒞臨3月27日的第五屆易觀電商峰會。歡迎蒞臨電商峰會,將老板自己的電商故事,看我們如何克服互聯網焦慮。我們在會上虛席以待,聽您的分享。
新浪微博:@電商培訓師廖志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jackie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