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jackielzw
雖然農村電商目前在全國范圍內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但很多省份在發展農村電商方面也在遭遇著人才嚴重匱乏的困境,很多農村電商企業在經歷初期的高速增長后,后繼乏力。
“目前不少人的電商觀念還停留在‘會上網就能開網店’的原始階段,對于電商經營環節中所需要面臨的產品策劃、質量標準制定、品牌包裝、宣傳推廣以及銷售、物流、售后等各個環節并沒有清晰的認識。但事實上,在愈發激烈的電商市場競爭中,即便是管理相對‘粗放’的農村電商,各個相關環節也馬虎不得, 這就要求必須有具備相關電商素質的人才流入農村電商領域。”某互聯網上市公司副總裁張威說。
在長期從事農村電商研究的共青團陜西省委農工部部長魏延安看來,電商專業人才的缺失直接導致很多地區的農村電商在發展中走向兩個誤區。“要不就是把電商看作一個獨立的產業形態,為電商而發展電商,與實體產業結合不緊密,最終成為無源之水;要么把電商看作一般的營銷手段,作為一個新的渠道來運 作,忽視了與現有產業的融合,結果獨木難支。”
此外,對于一些意圖發展農村電商的縣鄉而言,人才短缺也使他們在農村電商的“浪潮”前面躊躇不決。
陜西某鄉鎮的基層干部表示,“有的地方一個村連一個會擺弄電腦的人都沒有,你讓我怎么搞?”
政策引導要明晰
農村電子商務是電商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點,一方面國家要實現信息化、產業化和現代化,就離不開農村的同步建設;另一方面,電子商務要實現可持續發展,既需 要在既有的數量基礎上提升質量,又必須不斷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而擴大總量。農村面積廣、幅員大、人口多、消費潛力巨大,誰能先行一步就能占據主動。
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通過農村電商的發展,可以改善農村信息化基礎建設,提高農村信息化程度;可以改變農產品傳統銷售模式,實現城鄉交易方式一體化;也可以改變農村青年就業方式,推動農村人口回流集聚;更可以改變農村消費市場環境,促進城鄉消費方式的一體化。
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面臨諸多挑戰,急需一系列的政策引導和扶持。可喜的是,在政策的引導和企業的超前布局下,以阿里“村淘”為代表的一系列電商項目,正在 讓農村電子商務變得活躍起來。相信貴州一系列接地氣的發展電商舉措,能讓政策引導明晰、要素扶持有力、電商發展強勁,從而實現打造中國電子商務貴州版的目標。
他山之石
廣東省茂名市化州“金種子”農村電商人才培養工程可供業內借鑒,“金種子”主要以有意愿通過電商創業致富的農村青年為重點培養對象,通過開展技能培訓、給予金融支持、建立 領創基地、實現一站式服務等舉措,重點培訓10000名應用型、實戰型農村電商人才。
該工程確立了為化州市培養萬名農村電商人才;建立一個農村電商人才信 息庫;建立2個市級農村電商人才培訓學校;選聘100個農村電商導師,開展1000場農村電商人才培訓;打造市、鎮、村三級農村電商人才培養基地,爭取在367個村(社區)實現“一村一基地”;投放千萬“電商時貸”免擔保創業貸款幫扶資金;每年表彰一批優秀電商人才;成立一個農村電子商務人才協會;培養一 批優秀青年后備人才等九大主攻任務,搭建聚才育才新平臺。
在人才服務體系、幫扶創業投放資源、推薦選拔人才模式等方面,“金種子”人才工程都實施了創新性突破,開創了全省的先河。在服務體系方面,該工程突破了人才培養以培訓為主的單一服務形式,不僅建立了市、鎮、村三級服務體系,還整合了政府部門、阿里巴巴集團、高等院校、銀行金融、第三方機構等多方合作資源。在人才選拔方面,該工程突破了傳統的人才選拔模式, 大膽地舉薦優秀農村電商人才進入青年干部隊伍,選拔擔任村團支部書記、鎮級團委編外副書記,成為青年成長進步的新渠道。該工程的實施,將會搭建一個集培 訓、就業、創業于一體的人才集聚平臺,培育一顆又一顆金種子在化州農村生根、發芽、壯大,促進化州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
事實上,根據阿里研究院與淘寶商學院聯合發布的《縣域電子商務人才研究微報告》預測,未來兩年全國縣域網商對電商人才的需求達200萬。其中最 缺推廣、美工設計和數據分析三類人才。而在陜西吼吼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孔栓民看來,農村電商相比較于傳統電商,欠發達地區相比于發達地區,電商人才的缺失要嚴重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