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電商培訓師廖志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jackielzw
關于光明集團和良友集團或將合并的消息近期不脛而走,作為良友系麾下的零售板塊,上海良友金伴便利連鎖有限公司(下稱“良友便利”)正在做升級改革,有知情者13日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關于合并事宜目前還未接到任何正式的指令,但良友便利正在力拓平價店新業態以配合業務發展。
合并猜想
良友便利成立于1998年9月,由上海良友集團有限公司控股,注冊資金1.8億元人民幣,是以經營便利業態為主的大型商業零售企業。該公司現有門店500多家,其中加盟店220多家,主要分布在上海各區縣。2012年公司實現銷售總額18.8億元人民幣,公司連續數年被評為“中國連鎖百強企業”。
“我們也聽說了有關光明和良友的合并傳聞,但截至目前,我們還未接到上級的任何正式指令,如果合并事宜是真的話,那么我們零售業務肯定也要合并過去。光明系麾下原本也有零售業務板塊,根據一般國企喜歡‘合并同類項’的做法,假如真的要合并,那么就會將兩者麾下的相類似業務進行合并,比如同類的零售業務進行合并,后臺系統對接等?!敝檎咄嘎丁?br />公開資料顯示,光明食品集團成立于2006年8月8日。由上海益民食品一廠、上海農工商集團等公司的相關資產集中組建而成,資產規模458億元,2009年規模銷售收入760億元。光明食品集團的現代農業主要是奶牛、生豬、大米、蔬果和花卉。集團食品制造業主要是乳制品、糖、酒、休閑食品和罐頭食品。集團擁有光明乳業、金楓酒業、梅林股份和海博股份等上市公司以及光明、大白兔、冠生園、梅林、正廣和等知名品牌。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此前在農工商系并入光明系時,兩者就做過零售板塊的“合并同類項”整合,當時將兩者麾下同類業態的便利店好德、可的與光明便利店進行合并整合。
“好德便利與可的便利的合并,是在光明食品集團組建后開始考慮的。最初思路是由光明集團以經營性資產將可的便利從上市公司置換出來,將好德便利、可的便利、光明便利三個品牌的集合起來組建一個新股份公司,甚至可以獨立運作上市事宜。當然最后上市事宜并未運作,但幾個同類零售品牌的合并還是做了,考慮到這幾大品牌都非常有知名度,因此保留了好德、可的各自品牌,但后臺體系打通,一起運作發展。雖然現在光明與良友的合并是否真的執行還未知,但如果執行,那么可以參考當年好德與可的合并整合的模型,估計良友金伴的品牌也會保留,而后臺會對接。”一位在農工商系工作多年的管理層透露。
良友平價店計劃
盡管關于合并還在猜想階段,但良友金伴便利的高層告訴記者,目前他們已經啟動了新業態的擴張計劃。
“便利店業態的特點是租金、人工等成本逐年上漲,要做到盈利就要增加客單價或控制成本,當然這不簡單。所以發展新業態是一個方向。經過一系列的試水,我們發現便利店給人的感覺是東西比超市和賣場貴,那么我們就做平價。”上述高層坦言,經過一系列的試水,其正式推出了“糧油平價店”,該店內主要銷售居民購買頻率最高的糧油和米等商品,且價格比便利店或超市都要便宜,以此吸引顧客,該種新業態的平價店面積大約在100~150平方米,比一般100~110平方米的便利店要面積稍大。
記者進一步了解到,上述平價店一般開設在社區,這種選址不僅可以吸引到居民客戶,同時其租金水平相比市區商圈也要便宜很多,以此控制成本。據悉,作為專營糧油產品的零售終端,“糧油平價店”發揮良友集團糧油產供銷一體化的產業鏈優勢,實現糧油產品廠商直銷,減少中間環節和費用,將中 間渠道利潤直接讓利于民,因此,糧油平價店的商品零售價明顯低于全市大賣場的平均零售價,做到真正的平價,
上述高層透露,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平價店的總數已達30多家,網點分布覆蓋了本市各個中心城區社區和大部分郊區。平價店讓良友系在自建零售渠道的銷售占比增加了約10%。據了解。一家“糧油平價店”的糧油食品銷售量是一家良友便利店的20至30倍。未來良友系計劃繼續擴張該新業態。